焦尔焦·玛仁葛神父是忧苦之慰传教修会的会士,已在蒙古生活了14年。蒙古国自1992年接受了天主教会的存在。
不只是为了学习意大利语,更是被圣人之圣德所感动,每次看总是热泪盈眶。我们怀着对圣人崇敬的心情踏上了朝圣之旅。比约神父堂区离我女儿家都灵相距甚远。
它以建筑结构造型的独特风格、雕刻艺术之精湛、中西建筑之交融而蜚声海内外,世界各地的神父、教友和游客慕名而来,络绎不绝游览参拜。
神父管理的堂区有十几个,凡有教友急需领受终傅圣事的,无论刮风下雨,也不管有多忙、多累或带病在身,他总是不辞劳苦地及时赶到病人身边,为之施行圣事,安抚一番。
1864年在徐家汇土山湾创设了孤儿院,专收6岁至10岁的孤儿,“衣之食之,教以工艺美术,其经费由中西教民捐助。”孤儿略大,能自食其力后,“或留堂工作,或出外谋生,悉听自便。”
十月份是传教月,我们大家在此金秋之月共聚一堂共同讨论怎样为我们的福传事业作贡献,感谢天主给我们这个美好的机会,也感谢组织者,特别是张神父的全心付出。
但我们限于力量之不足,每年只能做一些老书重版。
他的职务是主持此时此地信友的聚会,领导祈祷,宣布救恩喜讯;他联合会众,经由基督,在圣神内,向天主圣父奉献圣祭;他将永生之粮分给弟兄姊妹,并与他们一起共享。
想一想可以引导新一代的基督徒的那更新之力量,就是被福音的喜乐所陶成和启迪的力量!我向他们青年人指出了五条道路:祈祷、团契、诚实、宽恕和服务。
1850年,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唐神父因援助逃亡的客家人而深深感动了众人,众人因其爱德纷纷前来慕道,因此得到清廷教民定居之特许,安居在今日的涠洲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