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神父除了为修女们授课外,他还担任修女会监理司铎及神师,给予了修女们慈父般的关怀,无论修女们在生活中发生了何等的困难,还是修女们在内心遇到了各样的困惑,苏神父都会为她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
但这不等于复原利玛窦时代的衣冠,而是需要以同样的精神去关怀多变的现实,并且放眼未来。
(记者麦文浩)他来自澳洲居庙街劏房关爱基层及更生者胡颂恒神父来自澳洲,除了探监,亦会到医院探望病人,并关怀戒毒者、露宿者、穷人和长者。
(若17:3)耶稣启示给我们的“路”并不逃避挑战、甚至死亡,但却充满着生命、爱和关怀。我们在经验了天主对我们的爱时,也要懂得在生活中彼此相爱。
虽然门徒面临的环境非常恶劣——如羊入狼群,但耶稣鼓励他们不要怕,因为天主会为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福音本身就有着强大的力量,它要求人做出抉择,面对福音没有“中立”的路线。
爱加上一个护字(保护、呵护、体谅、包容),把爱就圣化了,自私的成分就渐行渐远,我们因为一个护字就成为和蔼可亲的,语重心长的,设身处地的体谅包容和负责,就成为耐心细致的,心就静下来,人间就成了活不够的天堂,人感受到关怀爱护就好似在天堂
团体的关怀与扶持:我们在教会中不是孤独的旅客,而是同行者,要为他人开直路,让信仰软弱者也得救。信德的训练是终生的:惩戒是“成义工程”的一部分,我们要不断在日常十字架中接受“灵魂的雕刻”。
作为基督徒,我们蒙召以简朴、节制、关怀弱小的生活回应福音召叫。这正是我们参与基督王国的方式,不在于权势地位,而在于为最小的弟兄服务中彰显基督。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国家里:那位在车站因插队被协勤提醒而破口大骂的妇女;火锅馆内一群因言语不和大打出手的食客;长途车站因售票员售票速度较慢而遭人群谩骂等一系列场景。
福音记载玛利亚玛达肋娜和其他妇女前往耶稣的坟墓那里去,听到天使惊人的报告,即耶稣的复活。圣史记载,他们赶快离开坟墓,又恐惧又异常喜乐,跑去将这喜讯报告他的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