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耶稣基督的大山上,我们看到整个人类的饥饿,以祂的心怀,以慈父的眼光,急切准备去帮助人们。我们的基督徒的生活就是,登上“大山”获得新的力量和视野,走下“大山”切实帮助饥饿的人们。
这是同一个地方,就在教堂旁边发生的事情,泾渭分明地区别出人类的善和恶。 强大的宗教力量,对人的培育和教化不可缺失。就在教堂附近发生的这两幕,一个是这么残忍,一个是这么仁善。
正如德兰姆姆一语中指出那样,“人类所经历的最坏的疾病,就是被遗弃。无家可归并不单指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摒弃。”①二、麻风病人们的怎样生活,修女们在为他们做什么?
他相信人类的未来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彼此理解、彼此欣赏。他相信上帝的创造是丰富多彩的,上帝要我们享受这多彩的世界、多彩的民族、多彩的文化,享受上帝对于每一个个人的关爱。
那是一份宽恕到底的慈悲,达到人类大爱之高峰的慈悲:父啊;宽恕他们罢!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三、从祈祷中培养一颗慈悲的心 正如圣热罗尼莫这位伟大的圣人所教导我们的:祈祷是基督徒灵命的呼吸。
在创世时,天主把自己的花园——伊甸园给了人,还会跟人在乐园里散步,这是人类多大的恩典——天主的“豪”!造物主竟然愿意屈尊就卑——自“贱”,跟受造的人做朋友。
“天主渴望与人分享祂的永福,祂创造了宇宙万物,为了给具有自由的人类显示祂的存在和美好,同时祂也赋予人在现世与来世藉着认识、爱慕祂及永远光荣赞美祂,来达成自我实现或永福的机会。”
跟随他,有一种超越我们所有能力的可能性,这将引领司铎进入人类的历史中去。因此,同他在一起,被恰当地理解成:在祈祷中同他在一起。
正方:普天下的人类都是天主的子民,如果教会只允许我们教友和教友结婚,不允许和教外人通婚,是不是有些排斥教外人呢?反方:这不是排斥教外人,而是为了保护教内人的信仰不受侵害,为了杜绝一些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不过他的立场一定都是信仰的立场,所以他在第一次对信徒的讲话中提到了全体人类要博爱,做兄弟姐妹,这是一个信仰的立场,耶稣要求大家要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