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汶川地震中,一个母亲被压在废墟中几天几夜用自己的刚强的身躯保护着孩子。又如流传千古的高山流水话知音之对友谊的忠贞。难道都只是利用、只是一种赤裸裸的物质与金钱关系吗?
在今年的传播节文告中,我想到那些所谓数码世代的人,我尤其想和他们谈谈,这些新科技在促进人们谅解和团结上所表现的非凡潜力。
世界不同地区和人民饱受战争的痛苦和自然灾害的打击,新冠疫情给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使已处在困境中的人的状况雪上加霜。
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基督通过祂的言行,教导人做一个敬天爱人的诚朴而喜乐的人。我们从三个方面默观今天的三篇读经:(1)神律与人律、(2)真假敬神、(3)误会与洁净。
宗教对于当时的人具有普遍的约束作用。不论这种作用是精神鼓舞还是精神震慑或者是精神寄托。
藉着这慈爱的面目,教会给失望和痛苦中的人带去了人生的方向和动力,使得大批教外人皈依基督。在随后的一千年中,虽然传教的意识逐渐衰弱,但依旧是教会的主要活动之一。
圣人被告知要脱鞋赤脚行走,然后漫步在满是玫瑰的花园里。圣鲍思高没走几步,双脚被荆棘刺伤得血流如注,就在他想回头穿鞋子时,圣母告诉他要穿上结实的鞋子。当圣人第二次走入花园时,有几位助手在后面跟着。
他因为对信仰坚定不移,被关进监狱,随後被扔进河淹死。
这些都是在特殊的日子才能领第二次圣体,但我们再读1983年教会法典917条:已经领过圣体的人,可于同一天再领一次圣体,但只能在其所参与的弥撒中领受;而921条2项所规定的,不在此限。
教宗强调说,经历了这经验的人成了基督复活的见证人。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他自己也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