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上,李山主教号召全教区各个堂口,要将2月3日主日的全天献仪上交教区,然后由教区统一安排救助南方雪灾地区灾民,以表达北京天主教会的一片爱心。
再者,十字苦架在耶稣复活后还是永远带着祂苦难的记号,揭穿那些藏着暴力、报复与排挤,关于天主的扭曲与谎言。基督是天主羔羊,祂牺牲自己除免世罪,要拔除人类心中的仇恨。这是祂所带来的真正「革命」:就是爱。
所以,教友的克苦、祈祷、家庭生活、工作事务等,都是有属灵价值的祭品,经耶稣基督为天父所悦纳。因此,在教会礼仪改革后,要求教友们完全的,有意识的,积极地参与弥撒,而且,要把自身当作祭品献给天主。
复活节清晨,我和三位韩国修女沿着十四处苦路前往耶稣的圣墓,一路唱着复活歌“有玛利亚玛达肋纳,有雅各伯及撒落满,市买没药擦圣尸来,阿来路亚……”当时街道上有路灯,心里有点害怕。
你可知道我找得你多苦!你终于来了!是天主派你来的,多谢你唤醒了我!”鲍斯高神父说:“现在我就在这里,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尽管说吧!”嘉禄继续说道:“鲍斯高神父!
杜五一伏在她耳边,讲天主的无限仁慈,讲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苦辱,要她依靠耶稣、呼求耶稣。两个小时后,她喊出耶稣救我!第二句话就说快给杜师傅做饭。2014年,一新教友因受惊吓病倒。
他很赞赏中国的教友们,他表示:“直到今天,他们依旧保持著每周五拜苦路的习惯,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应该坚持。”默默付出的牧者在罗马读书的中国学生都习惯称呼他“老爷子”。
如果是星期五,弥撒后我会亲自带领教友拜苦路。如果是主日,弥撒前先讲道一小时,然后再举行弥撒。1991年中国教会开始推行中文弥撒,我为了尽快熟悉掌握,马上回教区学习了整个中文弥撒流程。
有人执笔以“从圣经看基督徒移民”提出强烈的反对;而另一面,以类似题目,引经据典,从亚伯拉罕到罗特,最后说到耶稣也移民来声援选择移民的信众,为他们击退一些苦毒的讥讽。
路加福音中记述,善良而受尽世苦的拉匝禄死后被天使送到亚巴郎的怀抱里,而在世时穷奢极欲的富豪所处的“阴间”不是“隔着一个巨大的深渊[4]”吗?这是《圣经》中记载的最鲜明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