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坚持努力,有时却不见效果所获,这种感觉是令人痛苦的,甚至容易让人产生焦虑和失望,此刻最重要的是对天主的信赖,对未来的拥有信心。
我明白这种「立场」会引起复杂的情绪,包括了伤心、失望,甚或愤怒。然而,在我返港后,也有人对以上言论表示支持。无论如何,我想藉此机会进一步阐释这段话。
在这个国家里,有失望但不会绝望,有悲伤但不会一蹶不振,一切在希望里行走。“你们悔改”,悔改什么呢?罪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中国的古圣贤尚出此语,有谁还敢说:我没罪!当然,也有人敢说。
社会已经为冷漠和金钱主义所充斥,如果他们有良好的引导,那他们在教会中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如果我们忽视了对他们的引导和培育,他们对教会的失望对社会的反感,都将成为教会和社会中最难治疗的痼疾。
我认为以占卜问前程的心态读经灵修的信徒,不过几年就会开始失望地说:“为什么圣经跟我的生活好像扯不上关系,读经灵修也得不着什么指引呢?”
为了满足孩子圣诞节想从圣诞老人那里得到一辆自行车的愿望,菜波里诺在圣诞节前一天,买了辆自行车,打算圣诞节带五岁的孩子到郊外游玩,结果自行车停放在公园的草坪上不见了,他贴了张告示,告诉小偷他们是多么失望。
人若认为天主不爱我、不帮助我、没有俯允我的祈祷而就灰心失望,这样的人必然要痛苦,因为他是以自我为中心,寻求的不是天主的光荣而是自己,他尽管爱天主,还是希望天主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说白些,这种人侍奉天主是为达到自己的目的
教宗邀请每个人带着自己心中失望和失败的包袱尝试思索:我们有一位接近我们且呼唤我们名字的天主,这意味着什麽?
也许这就是我们被召唤的方式:不是披上光,而是在黑暗中递出一盏老旧的灯,它还亮着,只是微弱,像一位失望者回头时的眼神。
人们也曾这样希望,但令他们失望了:耶稣要匝凯立即下来,耶稣几乎很震惊的看到他在树上,并对他说:”我今天必须住在你家中。”(路19:5)天主不会不去寻找那些迷失的人而走过。路加强调匝凯心中的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