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定剧社成员、公教学校教师吴志浩对本报说,学校让青年感受到宗教气氛,就是最好的福传,故此他们透过天主教同学会培养学生对信仰的兴趣,也借助历奇、戏剧或爱德服务让青年经验信仰。
每到一个城市他们与当地的社区青年和学生进行名为同一舞台的工作坊,让青少年们通过互动和现场培训的方式,在两天的研习活动里,体验各种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敲击乐、演唱、戏剧,和百老汇、现代舞、嘻哈街舞和探戈舞蹈组合等
但是,沙勿略会传教士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却更加积极地通过各种文体(语言讲座、开办图书馆、戏剧表演、电影等)、重建和社会公益活动,推广、普及和平与和解运动。
比如,育养婴幼、设立天文台、教授孤儿绘画与玻璃制作、开展音乐戏剧活动等等,这就不是孜孜以赢利为追求的“上海滩冒险家”所乐意从事的。如今几十年过去,沪上“怀旧”诸君,不缅怀昔日“法租界”的恐怕不多。
活动中,思定剧社透过戏剧带出教会是我家、齐来建设她的主题信息,也鼓励新教友勤加祈祷,诚心侍主。天主教玫瑰福传舞蹈团则以舞蹈来带出福传使命。
到了1963年,德国剧作家罗尔夫·霍斯(RolfHochhuth)推出题为《基督在世代表》(IlVicario)的戏剧後,情势完全颠倒。
让他们在游乐场所疯狂游戏,回来时筋疲力尽,让他们忙着去儿童乐园,忙着去看球赛、戏剧、电影、音乐会,叫他们没有时间去欣赏天主所创造的大自然。让他们忙碌、忙碌、忙碌!
为对方牺牲,白头偕老,至死不渝,然而这一切又都建立在坚固的信德和成全的爱德之上,如果没有对天主的绝对信赖,对天主诫命的严格恪守,那么也会把极崇高的婚姻圣事当作例行公事敷衍塞责,把自己神圣庄严的婚姻誓词当作戏剧台词
在戏剧性地被选为教宗之时,他尚在铁幕之下的波兰,极权主义威胁着人类自由,他告诉祖国的人民“不要害怕”,得到的回应是1979年访问波兰时倾城而出的波兰群众向他高呼“我们需要上帝”。
青年牧灵委员会主席洪文和神父,勉励青年们在竞赛中学习传福音最重要的“合作”精神;圣召委员会主委郑文宏蒙席以“撒慕谷故事”阐述了圣召的意义;大专同学会的同学们将“扫禄归化”以戏剧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