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疫情的历史性启示:团结而非树敌
2020-04-25

例如,应在国际和国家层面构建更加高效的医疗卫生体系,在国际层面特别是不发达国家打造更加注重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新冠疫情后团结起来建设一个新世界
2020-07-05

他指出,回到过去的世界显得不切实际,因为“我们来自一个不再适宜生活居住、令人害怕的世界;一个因全球气候变暖、财富集中和人工智能剥夺人类工作而走向自我毁灭的世界”,这不是我们想要回到的世界。

教宗方济各2025年1月8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5-01-12

这个产生人工智能和计划多行星生存之世纪,还没有正视孩子们遭受羞辱、剥削和致命伤害的祸害。让我们想想这事。首先,让我们自问:《圣经》关于孩子给我们讲了什么信息?

甘伟霖神父:宗教机械人无法解决现代人的疏离
2019-04-13

人工智能还未曾做到,也可能永远不会,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佛教的慈悲或基督信仰的爱。最近,梵蒂冈宗座生命科学院举办题为「机器人伦理:人类,机器和健康」的研讨会。

2020年拉青格奖将颁发给神学家马里翁和哲学家罗兰女士
2020-10-03

本次的主题为「人工智能与其应用,以及它向当今人类提出的机遇和质问」。此外,最近几个月,拉青格基金会也与圣座常驻联合国罗马机构的观察员合作,举办一系列研讨会,主题为面对当前国际问题的「道德领袖」。

帕罗林枢机:我们要慈悲地在生活中发扬教宗的遗产
2025-04-28

注视耶稣、真正的希望面对在场众多青年,枢机提到他们蒙召应对的诸多挑战,例如“科技,以及我们当代特有的人工智能挑战”。在这旅途中,耶稣是我们的友伴。

效仿色辣芬:谦卑与使命的灵性之旅
2025-06-13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以谦卑之心面对未知,避免成为技术的奴隶;在物质丰裕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守护心灵的圣洁,不被欲望吞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更需要肩负起传扬福音的使命,让基督之光普照每个角落

生命伦理学院教授:变成超级人类却是个坏蛋,那又怎样呢?
2018-12-16

「这是医学科技的正常发展,亦是早晚会发生的事;而编辑基因只是其中一个方法,还有很多方面,像人工智能等,都可以改变人类。」「而更不能抗拒的是,当有天这些科技变得安全、有效而人人可享用时,就会普及化。」

新冠疫情下的粮食和整体生态危机:圣座介绍多项教会行动
2020-05-17

新冠病毒的全球疫情最初是医疗卫生问题,然后猛烈打破各种平衡,席卷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和环境,诸如:经济、生活模式、粮食安全、研究、政策、人工智能的重要角色等等。

教宗探访额我略大学:不可将知识可乐化,让世界看到希望
2024-11-07

你们有没有考虑到人工智能对教学和研究的影响?任何算法都不能取代诗意、讽刺和爱;学生们需要发现幻想的力量,看到灵感的萌芽,与自己的情感相处,并懂得表达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