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是,旧版的《弥撒经书》往往是以年历开头,而后是弥撒礼规,为说明每一台弥撒该如何举行,才符合礼规。
教宗说:「我们司铎有如贫穷人,我们渴望在施舍赈济,触碰乞讨者的手,注视他们的眼神时,拥有那贫穷寡妇的心肠。我们司铎像是巴尔提买,每天清晨起床时,祈祷说:『主,叫我看见。』
若从世上铲除了这一方法,那无疑,人类将分崩离析直至灭亡。以六十五年生涯专注于成为传教士门徒的佳修女已亲自展示了这一段话的真实含意。
面对“冲突导致的这些复杂情况”,教会必须作出“基督徒的望德见证”,“不灰心丧志”,同时也要抵制那“终将流逝且经常制造分裂”的尘世的希望。
教宗继续说道,这个乞丐遇到宗徒们后,“没有得到金钱,却得到了那使人得救者,即纳匝肋人耶稣基督的名字。伯多禄呼求耶稣之名,命瘫痪者起来行走”,他又握住他的右手,拉他起来。
这些景物和人物都环绕着那“安卧在马槽里,成了我们的食粮”的耶稣而聚集,朝拜和侍奉天主。
神父强调,在一个困难的情况下:「希望的理由来自天主:这里没有山可仰望,但实际上,每一个表情都朝着天堂,如圣咏所说,一切帮助都从那里来。」「帮助和安慰」不是来自大海,不是来自围墙,不是来自隧道。
若妳在避静期间每天都有短信来打扰妳,想知道妳的状况如何,那妳就该回避。”
若我们爱那看不见的,至死奉献自己,我们就生活在善的圆满中,就会得到生命之父的降福。
耶稣活著,祂挪开了那妨碍我们前行的石头,并先我们一步继续旅途。我们也感受到同一份平安与喜乐。没有人能夺走我们的这份盼望。人们「此刻付出的服务与爱」将会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