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3:14)这是天主应梅瑟的请求在西乃山自己道出的名讳。基督宗教在其文化传统中习惯用拉丁文Deus或英文God以及中文的上主、天主、上帝等民族语言来表达对自有者的尊称。
例如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全修院一百多位师生去了山西洞儿沟、板泉山等地朝圣。透过类似的活动,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放松心情,朝拜圣地;更重要的是促进对团体的体认和归属感。修道生活是充实、多姿多彩的。
随后又给主耶稣戴上茨冠,伪拜为王,进行百般戏耍、吐沫、侮辱,并将重大十字架令其背负,街游到另一刑场———髑髅山。……主耶稣之母玛利亚双膝跪地,用毛巾擦拭爱子洒流在地上的鲜血。
妈妈说奶奶的病苦是十字架,奶奶躺在病床上跟着耶稣上迦而瓦略山,真的也是。
以理性认知去碰触他就像是在观“画”:“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也许在我们的推论中他会很美好,但无论如何那样的感觉都不够真切。
我真的崩溃了,望着前方一望无际的山,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从这里跳下去,当我最无助的时候,我的同伴拉住了我,拖着我前进,给了我希望。
牛神父和我们一起诵念慈悲串经,代母从布包里拿出抄写端正的《慈悲串经如何念》、《圣方济各祷词》《为司铎祈祷文》《拯救临终灵魂》和《向佘山圣母诵》,我拿着代母给我的念珠,思潮翻滚,热泪盈眶。
教宗表示,希望「亲身出席」,与主教们一起避静;但因为未能成事,他乐见主教们接受他的建议,由教宗府讲道神师坎塔拉梅萨山(RanieroCantalamessa)神父主持是次避静。
天主与选民在西乃山所订的盟约是经过祭献而完成的。梅瑟以牺牲的血洒在祭坛上和百姓身上,说:“看,这是盟约的血,是上主本着这一切话同你们订立的约。”
原来在耶稣公开生活初期,有一天上山祈祷后,在门徒中拣选了十二人为“宗徒”,同他们一起下了山,来到山脚下的一块平地上,开始了他的“山中圣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