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受港台教会的影响,才开始接触和了解“梵二大”,中文弥撒替代拉丁弥撒可以说是与“梵二大”接轨的最早尝试,虽遇到很大的阻力,但潮流难阻最终获得了成功。
今天的世界冒险地把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撇在一边,在这样的世代,古老的基督信仰护教学家的训导再度变得重要并普受重视。
主在受审讯鞭打一直到身背十字架走上加尔瓦略山,又疲又累又痛苦,所以干渴。主会饿,主会困倦,主道成肉身,是完全的人,与所有常人一样,有身体各种软弱的表现。
特别在受诱惑、软弱、享乐时,更要醒悟祈祷。
耶稣的传教生活为什么要以自己进入约旦河受洗来开始?那是因为,天主进入世界所选择的姿态都是低姿态进入。
教宗引用圣保禄的话说,“圣经完全是受天主默感所写”(参阅:弟后三16),称这就是《信经》所指的“祂曾藉先知们发言”。“圣神默感了圣经,也是祂加以解释,并使之永远融入生活、适用于当下。
以爱心及实际行动去福传及牧养天主子民,比起单靠纸上谈兵,来得更具震撼力,因为在互动的过程中,尤其当疫情趋严峻的时候,施与受双方都在爱的氛围中深受感动:施的感恩自己有幸能集合各方善心人士的捐献转赠给有需要的人
修好也是为了医治记忆,临终者不再受困于噩梦般的记忆中,能安然地踏上通往天家之路。迈向死亡的过程可能是漫长和痛苦的,临终者及其家人能否放下顽固与执着,从容面对呢?
“主,叫我看见”,看见你的无穷大爱、仁慈美善,看见自己的卑污丑陋、软弱无恒;看见你为我受苦受难受辱受死的凄惨,看见自己罪恶累累、执迷不悟、屡教不改、重蹈覆辙的顽劣;看见圣人圣女可歌可泣的英勇豪迈、牺牲奉献
圣人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一样的受造,只是,我们需要学习圣人的决心与持久的坚持,相信在天主那里,一切皆有可能,于是,不再有忧虑,不再有害怕。在天主那里,我们拥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