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咿呀学语的孩子到满头白发的老人,从满腔热血的青年到孤独衰老的病躯,这期间,要走过多少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要经历怎样的人生沧桑和世态炎凉。
非常有名的作家,尚且不能达到人家女仆和老人的认识高度,一般的群众没有大环境大趋势的熏陶,自然也就很难想象人家的品德境界了。我们虽然也强调垃圾分拣,但相应的设施并不到位,那又怎能只怪普通老百姓呢?
早年,村上有一位老人去世,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孙子却向其他的孩子夸耀说:我爷爷死了!我可以吃肉菜,看电影了!其幼稚,让人哭笑不得!
今天,听说修女们和大医院来的主任们给免费看病,可高兴了,在家人的陪护下,来到现场,修女们充满爱心的服务、春风般的话语、主任医师们耐心的解答,使老人心花怒放,不但了解了自身的健康状况,还认识了天主教,见识了神父
据村里老人回忆及史料记载,当时一位神父到这里传教,看到村里人吃水都要到十几里以外的河沟去挑,于是他想方设法为村里修建了水池,并从霍山修渠引水,为村里解决了一大难题。
它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坐在村口,守护着这个村庄,也见证着历史。1986年的冬末,陈姨离开了村子,去城里寻找教会,去学习取经。就在这棵老槐树下,她和她的婆婆、丈夫告别。
90年代末,因着给69信箱的一位半身不遂的老人免费针灸月余,使其下床行走,一家人领洗进教,由此敲开了69信箱家属区的大门。
置身于教堂之中,你会发现时而会有青年人踏入虔诚地祈祷,时而又会有蹒跚而行的老人,静静地坐在角落,口中低声呢喃他们每天都要颂念的《玫瑰经》。在游客的邀请下,老人们还会高唱圣歌,微笑着满足每一个猎奇者。
(智10:13-14)本文作者与侯神父(右)合影当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一位93岁的老人,精神矍铄,双目有神,思路清晰,声如洪钟,我暗暗赞叹,不禁问起了他的养生之道。
一位老人对他的少年时代欢度圣诞的回忆,也许对我们有所启发,因为他讲出了那个时代在他心中刻下的难忘的回忆。每当天寒地冻时,孩子们开始准备圣诞了。有一位老修士为大家传受,怎么在家庭中建马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