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府讲道神师坎塔拉梅萨神父在圣周五主受难日礼仪讲道中强调了这一点。(梵蒂冈新闻网)「基督的十字架改变了人类痛苦与磨难的意义。天主子亲自承担了苦难,使之彻底得到救赎。」
《公教文明》期刊主编斯帕达罗(AntonioSpadaro)神父谈及贝尔格里奥教宗第一年的牧职说: 答:教宗方济各具有教会的使命观,他正在也必将把教会变成传教的教会。
a、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对话(若4:5-42)耶稣在一个位于撒玛黎雅的井旁,和来取水的一位妇人对话中,邀请那位妇人,接受他要给的活水。这活水“将在人心内成为涌到永生的水泉。”
“当圣神降临于你们身上时,你们将充满圣神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及全犹太和撒玛黎雅,并直到地极,为我作证人。”(宗1:8)当圣神降临在宗徒们身上后,宗徒们的生命发生了质的改变。
玛窦福音13章耶稣讲了一个有关撒种的比喻:“有个播种的人出去撒种子。撒的时候,一些种子掉在路旁,鸟儿飞来吃了它们。
也就是说,殉道者是指那些直至倾撒热血的见证人。然而,在教会中很快就开始使用“殉道者”一词,以指代那些作见证以致倾撒其鲜血的人。
回答:因为他遵从父母依撒格和黎贝加的吩咐,到舅父拉班那里去找妻子,并且逃避因被夺取祝福而愤怒的哥哥厄撒乌。问题2:雅各伯在井边遇到了什么情况?
圣座新闻室主任隆巴尔迪神父在3月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向在场记者们介绍了于当天上午召开的枢机团第4次会议。他说有153位枢机出席了当天上午的会议,有无选举权的枢机都包括在内。
关于教宗的讲话,瑞士卢加诺圣嘉祿教区修院院长威利•博隆特(WillyVolonte)神父,向本梵蒂冈电台表示: 答:教宗旨在鼓励修生和未来的度奉献生活者投身传教使命,他提出传教使命的三个重点
史载,明万历四十七年(1620年),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神父首到绛州开教。天启四年(1624年)比利时耶稣会士金尼阁神父至绛州传教。是年底,意大利耶稣会士高一志神父又至绛州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