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内容节选自拙文“纪念中国教会的好朋友马雷凯神父”)图片:沙神父丰富多彩的一生1933年:婴儿时期可爱萌哒哒的小沙百里(1岁)1943年:少年时期阳光、帅气、眉清目秀的沙百里(11岁)1957年晋铎时身着梵二前祭披的沙神父
熊三拔是文学艺术造诣很高的传教士 在意大利统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办公室的整整一面墙上,有着倪波路根据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创作的组画,每一幅镜框中的图画都有中西文对照。
于是我花很大代价,每次“信德”来了,自己先学习几遍,然后列出提钢,提出问题,拿到文印部把重点打出来,再分给每个教友。
教区当时派郭景成神父来大西山,主持神父的葬礼,当时朝阳的邱文廷神父也来了,而上次见邱神父是在老韩神父的葬礼上,神父的骨灰最终确定全部留在大西山,安葬于他亲手组织重建的圣母山上,与西山的教友们不分开。
研究宗教,范围比广,那么批判神学重点涉及到基督宗教,但是,今天对批判神学有不同的解读,有的人从原出意义上的批判,也就是批判、学术批评,有的人是从文化革命的大批判,否定意义的打倒。
到了十多岁时,由于大小便没有知觉,修女们不太方便照顾,这时有人建议把他送到教友家抚养,于是联系到了广阳村的一家教友。到新家后的王亮亮依然非常难管,满街乱爬,经常惹事,谁说也不听。
(《全德之路》1.1;3.10)「爱不在于浓厚的欢愉,却在于怀着强烈的决心,渴望凡事悦乐天主,尽我们的全力,不要得罪天主,祈求祂,愿祂圣子的荣耀和光荣永世长存,天主教会广扬。」
中国教会礼仪方面的长足发展还需要广大神长教友的重视和努力,两岸三地礼仪委员会的交流合作!最后,预祝大家在论坛期间生活愉快,收获满满!谢谢大家!
GNsong:教会既要广传福音,普救众灵,就应该主动去寻找迷途羔羊,将其引入主栈。而我们目前的情况却是:亡羊主动来敲门,我们却不愿为其开门,亡羊无奈,只得掉头而去。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神长教友反思吗?
这么一个座谈与其说是我们的一个新举措、新思维,倒不如说是广大神长教友推动福传、关心福传、支持福传的一个结果。这是我们大家对当前教会福传所面临挑战的一个及时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