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大家都惊奇一个事实:那就是母亲的血压和心脏经过这样的冲击后,没有出现过任何的异常现象。我要回修会了,父亲并未阻挡,只说常回来看看,他会照顾母亲的。他压根儿也不知道母亲是为了他,天主就这样原谅了他。
现在都已年过华甲,既要照管年幼的孙子,还要在田间劳作。说起这些,老人从没半点怨言,虽说身体累点,可是心里很高兴。儿女不在身边,仍然为他们祈祷。好嫂子好母亲白章太神父,43岁,现任白水本堂。
耶稣在二子的比喻中也解释过,当父亲分别向两位儿子说:「孩子,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工作罢!」第一个回答说:「『主,我去。』但他并没有去。」第二个却回应说:「『我不愿意。』但后来悔悟过来,而又去了。」
拜过十四处的苦路,跪在圣母楼前,高唱《圣山》,那歌声在山谷里回荡,在耳畔响彻。休息一会儿,随祷文的开始,向着圣殿走去。走进圣殿,圣母的面庞还是那么慈祥。
此刻,让我想起圣奥斯定说过的一句话:“找不到神,人心不得安宁。”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向100个人传了福音,哪怕只有一个人因天主圣神的光照信了耶稣因而灵魂得救,也是值得的。因为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比不上灵魂的尊贵,灵魂的得救是无价的。
她从未说过饭菜不好,妹妹曾经问她对饭菜的看法,她说好吃就吃第二碗,不好吃就少吃点。虽然我从小就由大姨代洗入教,自认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友,更谈不上虔诚。因为接受普世的常规教育,心里一直被这种思想占据。
2.教会这个大家庭,是由形形色色不同层次的人组合而成,这当中良莠不齐正是他存在的一个特色,正如主耶稣早已预言过的,只有有病的人才需要医生,因此教会这棵大树上请允许它存在几个败果。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恻隐之心就是仁爱之心,这仁爱之心是与生俱来的。
我记得赵神父母亲的笑脸,热情的举止,吃过她家的玉米、瓜子,给过我用沙枣核串的念珠。让我感慨的是,就在这个贫穷落后的故乡,就在西村堂堂念经的家庭中,先后出了今日宁夏教区的李晶主教、巴盟教区的赵燕青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