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如此,任何一个行善的人,都会得到天主的喜爱。
耶稣决定要改革这些行为,希望他的门徒行善功只求天父知道,而不可怀有求人赞赏之心。也正为了这个理由,在山中圣训中,耶稣的教导称为慈善工作的改革。
我们也爱他们,天天想着他们,为他们祈祷,尽力向他们行善,让圣神之光早日照亮他们的心灵。这次云南之旅对我来说终生难忘。其实,无论是在汽车上还是在火车上,我都感到天主就在我身边,圣神就在我心里。
杨神父曾在一次分享座谈中说:“主内的兄弟姐妹,真正谦下的人,他的行为真诚且实在,虚怀若谷,理解人、宽恕人、尊重人;真正谦下的人,做事必定和颜悦色,体谅人的疾苦,鼓励人的行善;真正谦下的人,淡泊名利,心静如水
一个人竟然在被当权者指责的情况下,继续行善,不仅治愈人身体的疾病,更赦免人的罪恶,使人灵魂肉身都得到自由。这不仅是因为治愈和赦免是奇事,更因为耶稣顶着这么大的压力还要继续他爱人的使命。
请你们为我祈祷念经,向神父求弥撒,多行善功,多做克苦,在天主台前悔改,不然的话,会影响我升天堂啊!几年间,父母亲因病先后去世,但母亲嘱咐我们的话,我常记在心中。
教宗解释道,耶稣不仅要求我们行爱德、祈祷和禁食,也要求我们在行善时不要矫揉造作、不秉持两面手法和虚伪态度(参:玛六1-6,16-18)。
教宗邀请众人反省,尽管在艰难时刻捍卫自己、保护我们自己和挚爱、维护自身利益,乃是人之常情,但有许多人「不求回报,一心行善,找到为他人操劳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催促这些人放弃自己安逸的生活、时间和益处,全心为他人付出
教宗鼓励不要害怕这持续的不平衡,而要去分辨日常生活中的不平衡,因为“在不平衡中,有天主的行动,祂邀请你去做一些事、激发行善的意愿”。
在从上主来的爱德的推动之下,他们对一切人行善,特别对在信仰内同为弟兄的人(参阅迦:六,10),“所以你们应放弃一切邪恶,一切欺诈、虚伪、嫉妒和各种诽谤”(伯前:二,1),而吸引人归向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