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指的是我们应该具有吸引力,就像一个人做手势吸引别人注意那样。标记应该一贯而明确,尤其要让人能理解。教宗继续说,标记和工具的特性包括随时乐意、不自我参照。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学习圣经和阅读圣教书报前,先作一简短祈祷,求主启迪明悟,使能彻悉其中奥妙之理,并赐辨析之敏,记含之深、学以致用、立竿见影、付诸行动、认真实践之神恩。
而说这些话的往往就是那些疏于祈祷参与弥撒,甚至长期不进堂的教友,他们觉得那些看着热心的人言行脱节,表样不太优秀,所以自己也就不愿站到他们的行列,只注意外在的形式。
圣教会要求我们注意我们人生中的三个具体的领域:向上、向内和向外。向上:是我们与耶稣基督的关系。在这四旬期内,我们能否留出比平日更多的时间作祈祷,或参与弥撒?
要带动起教友们的公祷意识,神父或修女在平日讲道中要多讲多提醒,既注意身教也注重言教。
可是教会对于信仰,时常给予保护和提醒,尤其是那些带有危险性的一些事物,教会更是邀请教友小心注意。
透过两整天理论的培训帮助成员全面了解教会社会服务的使命、灵修,学习怎样建立有效探访档案、改善探访中与受访者的沟通及学习居家探访应该注意的事项。
亚当注意到了蛇的话,是要他成为天主自己,并脱离开对天主的需要。我们看到当天主的孩子不是一件独立的事情,而更要持守一种爱的关系,只有这种关系才能保持人存在的伟大意义。最后一个问题是:天主也是一个母亲吗?
在解释主耶稣的这一祈祷上,圣西彼廉对这第四项的祈祷有两方面的重要阐述,颇值得我们注意。
敬请注意,教会对于弥撒献仪的讲论:“弥撒献仪起源于教会初期,当时凡是参与弥撒的教友,都习惯携带饼和酒,其中一部分饼酒祝圣为圣体圣血,供参与弥撒者领受,其余未祝圣的饼酒,一部分分给穷人,一部分交给神职人员作为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