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赞许了那些投身于接待工作、协助移民融入新环境的人,同时也沉痛地指出,「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国家跟其它国家持续倍感压力,而欧洲某些国家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这种边缘“不光是因经济缘故而产生的社会边缘,更包含那些不缺吃喝,但由于某些选择、家庭失败或者个人事件而感到空虚的人”。
然而,人的生命本质是倾向于某些更重要和超越现世生命的事物。人对正义、真理和圆满的幸福的渴望是无法抑制和消灭的”。
教宗也向“援助受苦教会”组织谈到教会的重大隐忧,那就是:教会注意到中东地区某些具有许多世纪悠久历史传统的教会团体遭到威胁,许多天主教徒被迫在没有牧灵照顾的状况下度信仰生活,或者无法完整地或局部地度团体公开的信仰生活
当今某些教友把灵魂升天堂当作信仰生活的重中之重,祈祷时祈求天主救灵魂,免下地狱;祈求圣母娘可不要舍弃我啊等等,做了些本末颠倒的傻事。要知道,救灵过程是不可逾越的!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的讲话中提到信理部最近公布的一份有关福传的文件(《有关传播福音某些问题的教义性通告》)时说到:该文件有意提醒所有的信友们“对福音喜讯的接纳本身会推动信友们去走近天主的救恩,这是来自天主的一份恩赐
堂区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辅导培育,多沟通、勤交流,适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挖掘他们的感受,坦诚某些教友的不良言行和教会存在的发展问题,鼓励他们参与教会的发展,希望他们建言献策,积极认真采纳他们的独到见解
只要看看某些政府领导人定期提出这种威胁便可见一斑。我只能希望这是战略宣传,而非针对真实可能事态的一种“警告”。
兄弟姐妹们,如果人不知道静默,想要讲好某些事是困难的;但如果注重静默,就会使言语更有力量。在洗者若翰身上,那声音同他经验的纯真和他心灵的纯洁是相通的。我们扪心自问:在我的生活中,静默占据什么位置?
我们如果拍一张心灵层面的心电图,某些心灵的结果可能是一条直线,毫无情绪起伏。福音中也有这种人,让我们想想经师:他们信奉天主,通晓一切诫命,但是心灵封闭、静止,不会焦急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