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予以痛击,不遗余力,因此获得了“异教者的铁锤”的雅号。安多尼去世前不久,退隐帕多瓦,照常讲道劝人。
首先由于福传者并不清楚慕道者的内心需求,其福传就必然是主观的。其次,慕道者在网络环境中是无法体验与福传者的互动。再者,慕道者在根本心态上也无法进入一种圣言敬礼的信仰气氛中。
两种洗礼,两种生命在主耶稣公开宣讲前,洗者若翰在约旦河向人们宣讲悔改施行洗礼。愿意更新生命的人都来到他那里接受悔改的洗礼。
又圣母经欢喜、光明、痛苦、荣福天主经(一遍)圣母经(十遍)圣三光荣颂(一遍)第四端后的祷文(四)您是不幸者的抚慰、被弃者的慰藉、受苦者的安慰,除您以外,我可向谁求助呢?
其实,虽然李玛利亚修女是中年早逝,但她坦然、勇敢、顽强地面对疾病,历经奇迹恩典,笑对死亡,活出了一位度奉献生活者的人生信仰价值。两三周前,获知李修女因病情加重而住院。
各位司铎、度奉献生活者及各位教友:愿天父的慈爱,基督的圣宠,圣神的恩赐常与你们同在!
然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一定程度上双赢的结局,由于可能缓解弃婴者的愧疚心、罪恶感,从而间接鼓励了更多原本不忍心或不敢遗弃孩子的年轻父母更草率或更坦然作出恶的决定。
我们在《圣母德叙祷文》中所诵念的:至洁之母、可爱者母、善导之母、病人之痊、罪人之托、忧苦之慰、进教之佑、诸精修之后、诸为义致命之后等赞辞,对圣母来说确实是实至名归恰如其分,这也正是我们需要仿效和努力向往的境界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贫富差别、等级差别、强势与弱势的差别,已为一些人的心灵布下阴影,而那些富汉不知穷汉饥者的造势、炫富、摆阔肯定会增添贫苦艰困者的思想压力,由逆反而滋生仇恨或报复,这也正是社会不稳定的病灶
(肋25:23-24)也就是说,人只是财富暂时的拥有者,而财富真正和最终的拥有者是天主。经上还说:你一向之注目,即不再存在了:它会生出翅膀,如鹰向天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