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循环不已,也只是机械式的。日久天长,缺少正确的思想开导,自会陷入悲观厌世的低谷,最终与世永别。
脑海里想起了《耶稣传》里一个同样的画面:一天,耶稣带着门徒上岸,那里有一个人身上附了魔,住在坟墓里,谁都制服不了他。
教宗方济各结束帕科拉的探访前,我曾与教宗交谈,他对我说:今天我想传达的最重要的讯息就是天主的慈悲。教宗强调人人需要慈悲。
当时,我在圣母大学攻读神学硕士学位,蒙白大诚夫妇(EvelynandJamesWhitehead)的邀请,去纽约参加由他们带领的一次避静,参与者大多是在美读书的神父修女们,而组织者就是玛利诺会的翁德光神父
5月的一天下午,在神父的办公室偶遇一位老人。她个子不高,上身穿着一件暗灰色的外套,翻出的领口露出里面黑色的毛衫,毛衫的领口有些大,老人可能感觉有些灌风,在领口的最高处用别针别着。
今天,我将推迟通常的教理讲授,我想和你们一起停下来想想那些人——甚至此刻——正在穿越海洋和沙漠,到达一个他们可以和平安全生活的地方。
就如主耶稣在雇工的比喻中所讲的:那个主人给从早晨就来的和傍晚才来的工人一样的工价。早来的工人觉得太不公平了!但主人说的也更有道理:朋友!
天主有时借梦和夜间的异像,开启人的听觉,阻拦他陷于阴府,救他的性命脱离沟壑。
一美丽的加里肋亚湖上波光粼粼,清澈的湖水不时地泛起羞涩的浪花,轻柔地拍打在随风摇曳的芦苇上。不远处,两条捕鱼船疲惫地向岸边划来,困乏的渔夫们的脸上写满了沮丧,似乎在诉说着近几天来的晦气。
今年和我一起在四川修院毕业的本地修士还有2位,另有一位修士在读神学。记者:你的圣召之路是怎样的?阿旺修士:我的家庭中有很浓厚的信仰氛围。从小就受父母和施神父的影响,10岁的时候就提出想要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