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遇到重大的考验,丈夫和妻子往往都要上班,在家需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在外必须面对社会的要求。人们经常感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处理日常琐事之中,人生的许多珍贵东西都无法顾及。
父母们也需要向他们的孩子介绍更多的性知识,而整个社会需要给予生命更多的尊重。心理专家强调,与性观念开放相伴的是,很多少女生性知识的缺失。少女怀孕关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身约束等方面。
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多少积怨心底的悲痛和委屈,多少无奈和凄凉啊!他说:那时我感到天如此之广,却没有一小片是属于我的;地如此之大,却没有我的容身之处。一种被抛弃的深深的狐独感包围着我!
之前,我把朋友放第一位,其次是孩子,最后是妻子。因此除了上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朋友应酬上,或者忙碌于教堂事务,基本不顾及妻子,很少时间陪她,晚上妻子经常接到我的电话:今晚不回家了。
因为爱能化腐朽为神奇,化重担为喜悦,比如,照顾生病的孩子虽熬神费心,但在孩子的康复和温柔的喊爹呼妈声中,所有的辛苦和心苦都化为喜悦。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都有沉重的轭。
(德21:2~4)圣经曾引用《智者阿希加》一件恩将仇报的事:“孩子!你看看纳达布怎样对待了教养他的阿希加:阿希加不是被他活活地逼入地下吗?
教宗在3月26日的公开接见中说:不祈祷的主教,不聆听天主圣言、不每天举行弥撒,不定期办告解的主教,不做这些事的司铎也一样,长期下去将失去与耶稣的结合,变成一个对教会不利的平庸之流。
一旦教会缺乏在教义和传统上的自我审查机制,以防范分歧和偏差时,即等于失去对异端的防护装备,特别无法防范基督教与传统民间宗教作宗教融合,这也是几乎所有在中国出现与基督教有关的异端基督教的基本形式。
当我们失去自我时,反而获得了自我。圣人们都发现了这个秘密,他们都是会爱自己的。他们好像是自私的,但是他们的爱的方式又决定了他们实博爱的。他们懂得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成全自己。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天主教的本地化也好,中国化也罢,都不应该失去其普世特点,否是就可能丧失其天主教特性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