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得不到信仰生活的照顾,灵性生命得不到滋养,如无牧之羊。牧人也为此心焦。 三亚市是一个国际性的旅游城市,迫切需要有一个固定场所供信友团体聚会祈祷献祭,善度正常的信仰生活。
白天下地劳动,干一天重活,晚上拖着疲累的身子到生产队饲养班挨批斗,这就是那个年代吴会长的真实生活写照。饲养班是给牛马喂夜草的饲养员住的地方,却也是那个时代每晚开批斗会的会场。
然而,由于忽视灵修,第三者进入了这位教友的生活,因为有了孩子,最终的结果是家庭的破裂。还有一位教友,也到大城市发展,后来逢了一个好机遇,不几年的工夫就成了百万富翁。
在圣神的领导下,全体与会修女在开放坦诚、愉快而又认真的气氛中,围绕大会主题「迎向内外挑战,刷新奉献生活,重整发展路向」,进行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别说是新教友,就连我们这些老教友也不要忘记自己的灵修生活,路走不到头,绝不可松劲。再者,堂区生活要活跃,挖掘、发挥年轻人的特长,因才是用,以此来带动其他人。
关于这个聚会活动,大学生灵修指导负责人莱乌齐蒙席说:以“天主是爱”通谕为出发点,大学生们所有生活和体验的讯息是:明白如何宣扬天主是爱的讯息,是了解自己和社团生活的关键。
可是信友们于日常祈祷生活中诵念圣母经的次数恐怕又远多于天主经了。教友们最热爱的玫瑰经不就是由一遍一遍的圣母经串起来的吗?
姆姆经历了不平凡的六十年修道生活,为我们立下了许多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善表。修会于1955年停止了活动,团体被解散,姆姆无辜为信仰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
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这般的奇遇或经历,只有锅碗瓢盆的磕磕碰碰,但在意见发生分歧时;“战火”即将点燃时,忍一时之气难道不亚于砍掉一只胳膊吗?赢了吵架,输了婚姻,输了爱情,值得吗?筱湄摘自《生活周刊》
最近一次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进一步说明了宗教信念在美国人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在接受测验的1500个成年人中,有66%的人把天主看作注视他们一举一动的“法官”,有87%的人说,他们每天都向天主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