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默想圣神今天正在我们众基督徒当中施展奇妙的工程。“祂促使我们承认在我们关于感恩圣事的争论中存在的人性自负,它将这奥迹封闭在一种理论”,甚至一句话里,且“有意胜过对方”。
宗教教职人员要遵守教规制度,坚定信仰追求,遵循公序良俗,将精力用于研究教义、阐释经典、修行实践、引导信众、服务社会,自觉提升宗教修为、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月下言谈”梵二大公会议开启那一天的另一个感人时刻也在历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当天晚上若望廿三世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发表即席问候词。这番即兴话语被誉为“月下言谈”,载入史册。
最后,教宗鼓励众基督徒“向前进”。如果我们今天无法战胜诱惑,我们就继续行走,“明日必能战胜它”。教宗对每一个人说:“愿上主降福你这段灵性生活的行程,你要做勇敢的人!”(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然而,霍勒利希枢机强调,「天主教会的『语法』」规则从未改变:「源自洗礼的尊严;伯多禄在教会内的角色;主教的集体领导;被祝圣的职务;信众的普通司祭职」等等。
最后,教宗邀请众人为在近一年中去世的枢机和主教们祈祷,并表明他们曾有一颗“牧灵、怜悯和谦卑的心,因为他们生命的意义是上主”。(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教宗由此邀请信众自问:“我会以我的生命去冒险吗?我会以我的信仰力量去冒险吗?作为基督徒,我是否懂得冒险,或因恐惧或者胆怯而自我封闭?”塔冷通的比喻有助于我们省思自己在人生旅途中抱持著何种态度。
1384年圣周四,驻西非德北部的骑兵头领奥斯华,十分骄傲,他率众来到圣堂,强要一个大圣体,如拒绝“格杀勿论”。武装部队包围着神父和会众,送圣体时他拔剑蒙头,来到大祭台左边站立。
问:皮扎巴拉神父,教宗说基督是我们的和平,他是人类和平的伟大缔造者,他来到世界为把那使众人和各民族互相分离的围墙推倒。对教宗的话您愿意说什么?答:为我们基督信徒来说,的确如此。
环境虽困难且恶劣,但在周遭众人均从恶的状况下,自我仍有能力,按良知对自己负责,且绽放“出淤泥而不染”的生命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