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庆祝阿布扎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首都)这个伊斯兰国家的圣枝主日。
教友们按次序到祭台前,一一从冯神父和二位修女手中领受圣灰,怀着谦逊和痛悔的心情接受天主的怜悯和宽恕。
(苏24:15)我有时想,我的前辈在当时也一定面对了很多压力,人们的不屑,太多的迫害,但是,靠着主的恩宠,最终得胜一切。他们的人生中一定与主相遇过,一定深刻地认识到,这个天主是多么真实、伟大和有力!
教宗说:“耶稣的祈祷是一个奥妙的事实,我们仅仅能直观地略见一斑,但是,它使我们能够以正确的视角明白耶稣全部的使命。”接着,教宗把反思的重点放在《马尔谷福音》第一章35到38节的段落中。
因为在我的脑海里“神父”一词和天主经常联系在一起。由于害怕,我不敢和神父单独相处,更不敢在神父面前随便讲话。每次见他总是远远站在祭台上的高大威严的形象。因此,神父变得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
父亲离开已36个年头了,按常理应该记忆淡漠了,但他生前的音容还频频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强大的信号怎么也抹不去。真是寿终德望在,人去音容存。也许这是人们常说的亲情难以割舍的能量吧。
珍妮,一位来自爱尔兰的朝圣者,充满喜乐地述说了她的故事: 我是在襁褓中就领洗的教友。虽然我每主日去圣堂,但只是一种惯性的行为。我的先生是印度教徒。
他们紧紧围绕著圣母,加强彼此的共融,以准备领受天主的德能。”教宗讲到这个最早的门徒团体大概是由120位弟兄姐妹组成的,其中的数字12象征著以色列民12支派,也是教会的象征。
她就是河北邢台教区炼灵中保圣母会的田春景修女。田修女出生在农村一个虔诚的教友家庭,她一天学都没有上过,连自己的名字也是来到修会后才慢慢认识的。但她从小就虔诚侍主、忠贞不贰。
1724年,雍正皇帝禁教并驱逐传教士,翌年,襄阳的一些天主教友于是转进偏远的磨盘山(又名木盘山或茶园沟,今属湖北谷城县西之紫金镇),买下整片山谷开垦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