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鞋子被拿走后,没穿鞋的右脚真冷,因为一只脚站立,腿又特别的累。这种感觉让我想到夫妻就像一双鞋子一样,缺了另外一只谁都会不好过!此时,女士在担心自己的鞋子丈夫会不会拿错?
如今,雅各伯神父的列真福品案已在进行,教宗于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前在保禄六世大厅的侧厅第三次接见了罗塞莉。这位女士渴望将雅各伯神父的一张肖像呈给教宗。
(39节)耶稣邀请他们与自己建立一份自由而坚定的关系,去体验与祂的友谊是否符合他们心中对真、善、美和永恒的渴望。
“弟兄姊妹,绊脚石即在于此:一份奠基于‘真人真天主’的信仰,祂俯身亲近世人,照顾世人,为我们受的伤而动了怜悯的心;祂承担起我们的疲倦,为我们如同面饼那样被掰开。
阿肋路亚,主真复活了!祂的神圣事业和计划,不是我们可用肉眼完全看得见的,不是我们的理性可以完全理解和推导的,也不是完全可用教堂建筑的大小巍峨与否来判断的,更不是用信教或进堂的人数多寡来衡量的。
为教宗的辞世而哀伤当天的福音记载,门徒们在耶稣受难死亡后,感到迷惘徬徨,耶稣则在复活的真光中显现在他们面前(参阅:若廿19-31)。枢机指出,随着教宗方济各的辞世,我们今天也有同样的感受。
三、不是假和平,而是真和平的“裂变”“你们以为我来是要给地上送和平吗?不,是要来送分裂。”这并不是说耶稣喜欢争吵、鼓励家庭冲突,而是说:真正的信仰常常会引起冲突和选择。
教会团体的服务者,是否真为主而不是为自己在工作?每日工作是否只是谋生?还是也包含信德与公义?有时我们也会像那“不忠的仆人”一样想:“主人不会这么快回来”,于是松懈祈祷、冷淡奉献、推托责任、敷衍善工。
但当他遇见耶稣,领悟到真福八端中的“神贫”与“谦卑”后,他放弃一切,选择卑微地生活、服务穷人、与乞丐为伍。有一次,他参加修会的会议,不愿坐主位,而选择坐在角落。
四世纪,由法国南方前往圣地朝圣的埃格里亚(Egeria),描述耶路撒冷主教,在哥耳哥达圣堂,在会众大声哭泣下,诵读我们救主的受难史。诵读耶稣受难史,是整个礼仪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