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上午的课程结束前,我看见有两个小孩子在圣堂里跪着,我就问他们:“你们怎么不回去?”他们说:“我们等着大班的学生一起拜圣体。”
在秦岭车站的候车室,她遇到了一起出来的两位邻居,看见她换的粮食和土豆,又羞又奇,问她是怎么换到粮食的,因为她俩一件衣服也没换出去,一个邻居还被狗咬伤了腿。她自豪地回答:我信的主保佑了我。
有些人忘记怎么发自内心地笑,像个行尸走肉,无法与别人分享生活。「世界上有多少人享受著富庶的物质生活,却是孤独的奴隶!」为此,教宗勉励青年果断地改变生活的优先顺序。
母亲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低喃辩争了两句。女儿:好些老教友念了一辈子经,都不能把祈祷与生活结合,祈祷更多的是完成一种任务。母亲:不管咋说,也不管什么样的祈祷算祈祷,反正念经总比不念强。
我感到神枯而无法前行,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最后,教宗鼓励众基督徒“向前进”。如果我们今天无法战胜诱惑,我们就继续行走,“明日必能战胜它”。
正如塔冷通的比喻所指出的,现在轮到人们来选择怎么运用。
任别人怎么讲父母偏心,也不能离间我们姐弟之间的感情。“干饼一张而能平安共食,胜于满屋佳肴而互相争吵。(箴言17:1)”这是哪里求得的恩宠啊!妹妹刚上初二那年,13岁。
做自己和谐生命与信仰的主人,不是说说而已,我们怎么去做呢?
可是做主妇的失去了对子女的教导,使家庭渐渐堕落,甚至那些快要负担家庭责任的男青年、女青年,对于道德———尤其是洁德的修养一点也没有了,这样的家庭怎么不堕落呢?
笔者给神父建议:是否适当减少祈祷经文,培养部分有能力的教友读读圣经、讲讲道理,这样长期下去怎么发展新教友和年轻人啊,社会上讲时间就是金钱;我认为在教会时间就是福传。神父却为难地说: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