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网据亚洲新闻网讯为了消除堕胎所做的努力;对临终之人的照顾;对神贫的重视;德肋莎修女的事业仍然非常蓬勃,吸引着许许多多的青年圣召和自愿服务者。加尔各答的德肋莎修女生于1910年8月27日。
这个项目将用5年的时间投入250万元人民币,在河北省开展股骨头坏死公益救助活动,每年免费救助10位特贫患者,为他们解除病苦,带来健康。进德公益办公室主任兼紧急援助部负责人张继秋告诉信德网。
因此,教会能继续充满热情地继续耶稣的使命,去“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参阅路4:18),因为在历史中的每个阶段,即使尽管我们有许多过犯和罪过,但透过许多基督徒的不完美和脆弱的人生
相反地,祈祷是积极的行为,而不是逃避现实或自我安慰;祈祷是希望的力量,是信赖天主的力量的最大表现,天主是爱,他决不会丢弃我们…祈祷是弱小者和神贫者的利器,这个利器足以抵制任何暴力,甚至用福音的非暴力来面对暴力
薛玲修女在圣家会长期严格的培养和熏陶下,练就了无条件服从修会派遣,坚持神贫、贞洁、服从的“三愿”生活,她是耶稣圣家的优秀女儿,她在平凡岗位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德的赞歌。
父母高兴地在佘山(中山)圣母亭像前母亲一生神贫,一生操劳,为了养育我们6个子女,在不济的时代,耗尽了其一生心血。
城市化当中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大部分有[贫,病,争]的问题。就是贫困,生病,家庭或工作岗位人间关系的矛盾。
“她这一生非常神贫,我就说天主就让她守神贫呢,贵重药、营养药都不能用,好东西不能吃,就是这样清贫地在病苦中度过了七八年。”发终身愿后闫红梅修女得病的同时,也时时有奇迹相伴。
老主教在自己的晋牧庆典之后,感到了心中的不安,作出了深刻的反省,从而有了这发自肺腑的忏悔,并呼吁教会重新发现并重视耶稣基督的神贫精神。这一自我反省,显示出老主教爱主的胸怀和勇于担当的勇气。
帮贫扶困也是慈善会特别关注的一个事项。揭西县尚山村的张妙英患有白血病,生活非常艰苦,家境十分贫困,慈善会的成员便筹集善款送去。同村的一位21岁的小伙子得了腰椎病,他们也同样奉献了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