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内的一些主流媒体相继发出了“天佑中华"的期盼呼声,人们在祈求上天能够多多地助佑饱受磨难的中华。
在为教会的祈祷中,司铎纪念着所有可能有特殊需要的人们:那些遭受着痛苦和磨难考验的人们、病人和临终者、陷于诱惑当中或被罪恶的淫威奴役着的人们。同样,也为那些显露出善意及结出圣德果实的人们祈祷。
他们从中获得力量来克服各种反对和磨难。天主持续临在于他们的生活中,这明显体现于他们持续为罪人祈祷并渴望一直与圣体龛内『隐而不见的耶稣』同在。」因此,历任教宗与法蒂玛的连结贯穿了廿世纪,并延续到今天。
礼仪中的两篇读经和若干圣歌使用了缅甸语,以「亲近」这片饱受磨难的土地。面对倍受煎熬和恐惧的缅甸的信众,教宗期勉他们保全信仰、合一与真理,甚至不惜为福音冒着生命危险。
当2004年12月我第一次走进乐山教堂,见到耶稣和圣母像的那一刹那,我心跳加快血往上冲,心好似复活了,那种感觉如同一个离家多年的游子,在外受尽磨难后,从新回来到父母身边一样。
有着它,父母知道,即使在生活的磨难中,他们的孩子也不会被淹没在恐惧中。大家看,敌人就是恐惧。他们也知道,当孩子在这个世界上不再有父母的时候,他将继续拥有一位天主神,一位永远不会抛弃他的天父。
谈到“饱受磨难的乌克兰”,教宗祈求复活主基督为该国沛降“逾越奥迹的和平之恩”,并鼓励有关各方继续努力“达致公正且持久的和平”。
但经历的痛苦磨难没能摧毁他的身心,一个忠信于基督、忠实于神职的好牧人,为地方教会的建立和发展奔波。时间进入到九十年代。一日市宗教局收到一只国外寄来的没有寄件人地址的包裹,收件人为教堂郑先生,英文书写。
(约42:3)苦难是生命一项馈赠人人都以为,苦难是一种磨难、打击和损失,殊不知,苦难其实是一种获得、领悟与生命的再造。
这期间,教友们忍受福传的艰辛,受尽磨难,成功将6个空白点发展成祈祷点,分别为荆村、永乐、贾村、高沙村、凹张村、吝村,6个祈祷点都设在新教友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