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每当教宗身处人群当中时,他的目光其实都是落在单个人身上。然后摄影机放出画面,使所有人都能看到,就这样教宗能够随意与眼前的人至少可以通过目光保持直接接触。
拒绝对人刻薄,不使人受苦;反之,与人真诚相待,以温柔的目光注视人。这样做会使我们避免只看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可爱之处。
我总愿让自己的目光从泛着细碎金光的钟楼尖滑到灰褐色的堂顶,看着几只白鸽在那里蹦跳,心里便会泛起温暖的情愫……1997年,我到“信德”工作,离开了家乡,也离开了每天与主小聚的教堂。
他让我们懂得:天主的兴趣和目光始终落在祂的一切受造物身上,包括世上的所有人,没有人被遗忘。这一点极其重要,显然它不是教宗方济各所发明的。但是,教宗能使它具有强烈的意义,让许多人明白这个道理。
它意指有先知性的目光,放眼未来,而逾越节正为我们开启未来。因此,怀着希望向前看,不仅看向永恒的生命,也怀着现世的希望看,就是要看到危机,世上的各种危机都会过去,因为天主是忠信的,是天主掌控着世界。
教宗邀请信友们向上主祈求极大的信德,好以天主的目光注视现实;祈求上主赐予热切的爱德,好以祂的慈悲去接近人。
人开始观察自己,以不同的目光看待自身的处境。人不再被过去所发生的事困住,而有能力哭泣,并从哭泣中找到重新开始的力量。教宗还邀请服刑者与司铎促膝谈心。他表示,在基督的创伤中,可以找到我们的创伤的位置。
人开始观察自己,以不同的目光看待自身的处境。人不再被过去所发生的事困住,而有能力哭泣,并从哭泣中找到重新开始的力量。教宗还邀请服刑者与司铎促膝谈心。他表示,在基督的创伤中,可以找到我们的创伤的位置。
在公开接见活动中,有话语,有气氛,也有注视的目光;这也是一种感官上的会晤,为教宗方济各十分重要。不仅教宗,我们的信友,我们的朝圣者也有同感。问:慈悲禧年临近了,您能告诉我们关於公开接见活动的新意吗?
圣母玛利亚的殷勤是天主温柔的反映,这温柔也临在於许多人身上,他们照顾病人,懂得病人的需求,包括那些难以察觉的需求,因为他们以充满爱的目光注视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