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弟子规》等三根所能医治的修行层面的病症,而是涉及人的灵性生命的病根。这病根只能靠天主恩宠,而不是靠人的功行来医治。
首先从医治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同经历中看到:在医治两个儿子和老伴疾病时,一切都不顺利:误诊、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差,态度恶劣,加上我们当时的无知和粗心等,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加速了病人的死亡。
我走在圣召路上正好十八年,对于这个获得耶稣医治的佝偻病女人,我感同身受,虽然我们境遇不同,得到医治的方式也不一样,但内心经历的张力和与主相遇的结果却如出一辙。
爸爸在女儿病重其间已无心工作,他只有一个心思——为女儿的病寻求医治的偏方,他不舍得女儿会早他一步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
由修士、修女们扮演的历史人物交替登台——原来教会史考试的内容是由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话剧。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历史在不断提醒我们,只有牢记历史,实事求是地面对历史,冷静客观地分析总结历史、发展历史,才能把今天的路走得更稳,才能走向更远的未来。
这本新书由安东尼.曼弗雷迪主编,是介绍梵蒂冈图书馆历史系列图书中的第一卷。
教宗首先表示,「耶稣与我们同在,临在於我们的历史内」:祂「也邀请我们具体落实」、共同建设「爱的文明」。因此,我们「必须与祂在一起,在祈祷、圣言和圣事中与祂相遇,为祂腾出时间,静心聆听祂的声音」。
「利玛窦的经验告诉我们,需要与中国对话,因为中国是智慧和历史的结晶,中华大地饱享诸多恩佑。」「天主教会的一大使命是尊重各种文化」。教宗表明自己「非常敬爱中华文化,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澳洲历史教育实行「去耶稣化」,规定教科书中的时代年份不再以耶稣出生为分水岭,即弃用BC(公元前,BeforeChrist)和AD(公元,AnnoDomini,拉丁语为耶稣诞生后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