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充实,并对认识教会的信仰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让各位青年朋友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信仰生活的美好。
在四旬期,让我们越来越注意到「带来鼓励、心安、力量、慰藉和激励,而不是会侮辱别人、使人忧伤或忿怒,也不会轻蔑别人的话」(《众位弟兄》,223)。
祈祷,就是回到天主身边,在天主内再次找到生命的泉源和归一,明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获得新的力量而准备继续人生的旅程。主耶稣通过祈祷,开始自己的福传使命。
后来,他们的主教就给教友们发了一道牧函:“我们每一位教友都应该穿上基督的平安和喜乐,让所有人从我们教友身上看到希望和生命,看到一种重生的力量和喜乐。”
在最初的1200年间,作为罗马主教的伯多禄的继承人在选出的时候当地教会团体也贡献了力量。很可能先由信友团体提名,圣职人员再仔细审查候选人,最后由附近地区的主教们表决。
同样的,当我们认出了在我们的生命中出现的“主耶稣”之后,生命就会再次充满喜乐和力量,生活和劳作也会有更丰富的收获,体认出做基督徒的福气。
我将以新的力量和满怀感激的心情回到那里。”维塔利与那些活得仿佛是末日的时刻28岁的维塔利·德米特利申(VitaliiDmytryshyn)也表达了同样的心情,他来自乌克兰基辅救主之母修道院。
这份恩宠赋予我们力量,去活出祂的爱,成为他人生命中的“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天主教教理》明确指出:“爱德是那使爱近人的行为导向天主的德行,它保证并净化我们爱人的能力。”
白万庆认为问题的根源就是世俗生活战胜了信仰生活;世俗的衣食住行战胜了祈祷的力量;世俗的灯红酒绿战胜了与耶稣的交谈。这对于教友们的信仰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只有一个超越于人的精神力量才能给法律和道德提供足够的价值和约束力(无所不在的力量)--永恒的价值,才能使人自由自愿的遵守法律和施行道德,这就是信仰价值--好人有好报,恶有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