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善言一箩筐,不如善事做一桩,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地做光做盐,用具体的善行,用看得见的爱去影响、鼓舞、感召别人。
本笃十六世曾说过:‘基督的门徒明认,若没有基督就没有光,没有希望和爱,也就没有前程。’ 教宗在弥撒讲道结束时,再次强调他来这所朝圣地朝圣的目的说:我们来到这里敲玛利亚的家门。
这种期待是我们希望的源泉和理由,如果望德若得到培养和守护,它就成为光,照耀我们个人和人类团体的历史。我们要永远记住:我们是那一位的门徒,祂已经来临,祂每日都来而且末日时会再来。
他在寻求接纳的时候,那双美丽的天蓝色的眼睛里充满了天主的光。他一边数着之前一直紧拽在手里的几个硬币一边打招呼说“你好”;另一个人则站在他朋友的后面玩着自己的手。
看着学生的光板床,我心疼极了,忙把自己的一床被子抱来铺在这名学生的床上。正由于我对学生无私地献出了我的爱,每到节假日,学生们纷纷发短信致感激之词,并向我祝愿或亲来探望我。
要知道生存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天主对每个人的慈爱也是公平的,我们没有资格也无权力去嫉妒别人,如果光知道去嫉妒别人,那我们将永远无所作为。
光的美丽就在于彼此的吸引与融合,热的温暖产生于自我的失去与牺牲。没有“一”,就不能产生“二”,没有“二”的合一,又怎能产生“三”?没有“三”,怎会重归为“一”?五、化学:酸碱中和乃为盐。
一个士兵看到圣母和耶稣相遇,流露出同情的光茫。他被别的士兵叫喊、拉着走了,但时时转过身去注视圣母和耶稣,他有同情、恻隐之心,还有一点良知。这为他获得救赎恩宠做了准备,也为强调耶稣救赎外邦人埋下了伏笔。
(玛28:20)因此我们虽然时常跌倒,但我们常在圣神的光照下而自新!
因为他是救世真光,指路明灯。他的到来,使我们在黑暗中徘徊的人们,见到了光明和救援。他的到来,使人们无不欢欣踊跃。所以,将临期又是一个喜乐、欢庆的时期,因为以色列子民盼望已久的时期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