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为此召开了厄弗所大公会议,会议中教会钦定了天主之母的道理,并对此称号给予说明:圣言在圣母胎内,与肉体结合,故按肉体而言,他可说是受生者,因为圣言,已把这肉体的诞生,作为自己的诞生。
许多人的圣召正是在若望保禄二世主持的世青节活动中得以成熟的,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了司铎,有的甚至成了主教。现在,他们也许正陪伴青年们参加教宗方济各的世青节,这会是一幅美好的画面。
卡尔巴罗总主教在回答记者的有关提问时,解释说:这并不是说把其它大洲的圣召都关在门外,而是说要注意分辨:我为何招收另一个大洲的姐妹?倘若只为保持家业,则不是一个合乎福音精神的理由。
教宗说:生命应当始终被接纳和保护,从人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我们众人蒙召尊重与呵护生命。
我们蒙召成为更具人性的团体,其中都是充满怜悯心、胸襟宽广、面带喜悦的人。今天比以往更需要具有使徒敏锐目光的司铎、度奉献生活者和平信徒,在遇到物质和精神的窘困与贫乏时能心生怜悯、停下来予以救助。
特别是在威胁和平以及各族和各国人民安宁的危险面前,我们蒙召意识到人本身的不安全感才会使其害怕、将他人视为我们的对手,剥夺了我们的生活空间或者跨越了我们建成的疆域。
作者整理了从2012年至2014年与本笃十六世教宗几次访谈的记录,涉及若瑟·拉青格一生中的最重要阶段:从纳粹政权下的童年到圣召的发现,以及战争的艰困;然後是在梵蒂冈的服务、他与若望保禄二世的密切关系
在十字架,生命树上,恶已转化为善;我们作为十字架上基督的门徒,也蒙召成为生命树,清除冷漠的污染,使世界重新获得爱的氧气。
他的反抗态度召来了迫害,先被囚禁在林茨(Linz)监狱,後经虚假审判被关入达豪集中营。那是1941年。他对其他囚犯的慈爱态度赢得了达豪天使的美誉。问:新真福在今天留给我们怎样的讯息呢?
2007年5月,我的先生蒙主恩召,使我陷入极大的悲痛和失落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反思后,我觉得要学习新教友的文字福传精神。信德的老师也鼓励我多学习、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