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祈祷和‘礼仪行动’中所表达的,是‘我们’而不是‘我’;是真实的团体,而不是某个理想的东西。
开场白:撒殚说:“我们无法使基督徒不去教会。我们也没办法让他们不读经、不明白真理。我们甚至不能让他们远离他们的救主。若是他们与基督耶稣产生紧密联系,我们的权势就败落了!所以让他们去教会!让他们去吧!
(梵蒂冈新闻网)全球性的危机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以团结互助为核心的人类共存的衡量标准,这是教宗方济各屡次向众人强调的思想。
“牺牲”的可能是我们最喜欢的一种食物或饮品,如巧克力、咖啡,也可能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习惯,如吸烟、喝酒等。不管它是什么,基督徒几乎都会本能地把需要放弃某件特定的事情与守斋联系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些志愿者护理我们。她们待我们可好啦。还不到一个小时,她们就和我们这些在地震中受伤致残的人亲如一家了。她们来后的第二天正好是“六一”儿童节,这也是我截肢后的第一个儿童节。
教宗说,我们必须效法基督,努力帮助那些软弱的人。团结互助和共同责任应成为扶持基督徒家庭的法律。谈到基督徒的合一,教宗表示,正如天主圣洁的子民那样,我们也总是在上主许给我们的国度的边缘。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新、变、快的时代,新科技、新发明、新产品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享受,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
在默观耶稣诞生的场景时,我们受邀进行灵性之旅,让基督降生来与每个人相遇,以祂的谦卑吸引我们。而我们会发现,祂爱我们爱到与我们合而为一,好使我们也能与祂合而为一”。
换言之,耶稣不是为我们做某些事,而是给了我们全部,为我们舍掉性命。祂有一颗牧放的心(参阅:则卅四15)。祂牧养我们众人。”教宗提到,为了用一个词来概述教会的行动,我们经常用“牧灵”一词。
比如,有时某人能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我们正经历的困难或问题;又或者某人对我们的简单一句话,就能让我们在经历痛苦中不感到孤单。甚至有时会有无言的相遇,无需言语,但那些时刻却能帮助我们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