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谦卑之心仰望天主的圣洁色辣芬用翅膀遮面的举动,揭示出面对无限圣洁的天主时,有限的受造物应有的姿态。当依撒意亚目睹这神圣景象时,立刻意识到自己的罪污:“祸哉!我完了!因为我是个唇舌不洁的人”。
这启示天主的爱与眷顾广及所有受造物,甚至被边缘化的人。我们当效法祂,扩展爱的边界。和平共处的见证:亚巴辣罕与阿彼默肋客立约,表明天主子民也当在世俗关系中追求和平与公义。
但这位耶稣并不以君王的姿态而来,却以「上主仆人」的形像出现,故此先知提醒选民:「请看,我的仆人必要成功,必要受尊荣,必要被举扬,且极受崇奉。
祂们的分别在于与本原的不同关系,父是生者,子是受生者,圣神是受发者。天主的一体是三位。”
我欣喜地看到,各堂区受不同的启发,兴起不同的神恩团体,诸如祈祷神恩、宣讲神恩,治愈神恩等,这些在堂区的生活中尤为活跃。
“人子”(SonofMan)是耶稣对自己的称呼,出自《达尼尔先知书》(7:13-14),指天主所派的受傅者,将来要统治世界。
“我也钉在十字架上了”——他也对世界死了,即不再受世俗的驱动,而是活于基督内(参迦2:19-20)。
(玛18:34-35)在近代,1967年,教宗保禄六世也顺便提及了炼狱的教义,他说了下列的话:天主启示我们的真理是,罪当受惩罚。天主的神圣性和公义性给予这种惩罚,对罪过必须作出补偿。
他给厄弗所教会写信时说道∶「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赞美!
圣经述说人与天主之间原始的关系,在万物受造之前就已存在。在写给厄弗所基督信徒的书信里,圣保禄向天父表达感谢与赞美的称颂──祂以无限的仁慈,在世世代代中完成祂的普世救恩计画,那是爱的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