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圣言闯进了我的心:“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天主是爱》通谕中明确指出了教会的爱德使命。“教会是在世界上天主的家庭。在这个家庭中不应该有任何人由于缺乏必需品而受苦。但同时,爱德--纯爱超越教会的界限。
不住的祈祷。凡事感恩。【得前5:16-18】3、培养同理心同理心是站在别人的角度、立场看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是非对错。如果有一颗“同理心”,生活中就会少一些冲突,多一点快乐。与喜乐的人要同乐。
它也是,并且首先是一种深切干渴的表达:即对爱的、对关系的、对共融的渴望。它是天主无声的呼喊,愿与我们分享人性一切,也甘愿被这种干渴征服。
茫茫人海,主拣选了卑微的我,让我的生命在主的爱内成长,生活中既有喜乐相伴,也有痛苦相随,但我跟随主的心不曾改变。因为在我人生的每一段旅途我都清晰地感受到主爱的陪伴。
田莉姊妹说道:通过学习我不再抱怨,尤其是和妈妈的关系,我认识到了天主对我的爱,也学会了感恩妈妈。
在这短信中,他的言语闻者心碎:“我已到了生命的尽头,这是我最后的日子,请为我祈祷。我独自一人,因为我也感染了新冠肺炎。若可以的话,请你这些日子多想起我。”我的心沉了一沉。
玛利亚的这个信德服从的祈祷(亦称主旨承行或Fiat),成为天主藉以实施救世计划的开端,成为天主与人类通过玛利亚之子耶稣基督而缔结永恒新约、及建立交流结合、共融于爱超性关系的契机。
事实上,心理学家们说,许多离开了教会的天主教徒仍然说,他们爱天主,并有时做祈祷。宗教教育者们也告诉我们,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在他们信仰的道路上(如果他们动脑筋)都要经历一个健康的怀疑阶段。
十字架的圣爱,值得普世来讴歌!为赎人罪历经苦难、死亡和复活。犹如慈父一直渴盼,浪子回头的日日夜夜,谁能真挚守望像耶稣的心那般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