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或对话的行动需要我们有意识地付出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仔细地解读我们接收到的讯号。帕罗林枢机指出,聆听有助于在各团体里解决冲突、调解文化差异并缔造和平。
总之,“老龄是社会空间的一个特定部分,占了一个人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有时有一些护理方案,却没有生存计划”。教宗强调,“这是思考、想象力和创意上的一个空白”。
教宗府讲道神师提醒道,这次默想的果实应“对我们的生活是一种勇敢的检视:我们的习惯、职责、时间的分配和使用”,看看我们的生活是否“真是一种服务”,在这服务中,是否“存有爱和谦卑”。
痛苦、不公义、悲伤、暴力、怀疑等,这些即使被耶稣的复活受到光照与启发,依然会在人生路上伴随着,每个人也需要时间去处理这一切。数天前,我听到一名意大利寡妇GemmaCalabresi的故事。
(22)教宗解释道:“礼仪庆典的每一个方面都必须用心进行(空间、时间、动作、语言、物件、服饰、歌曲、音乐等),每一个规则都须遵守。”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恢复圆满生活出礼仪行动的能力呢?
我的外祖父早亡,因此外祖母大多时间居住在自己的娘家。按照当时的风俗,丧父的母亲被过继给自己的伯父。虽然如此,母亲还是常常被接到舅老爷家这边与外祖母相聚。相聚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母亲的信仰。
到了教堂,念经的时间快到了,可是还没有人。外面是风声雨声,我一个人在教堂,我盯着若瑟抱耶稣像,心里越来越怕,也说不上来为什么。我想小耶稣会不会朝我笑对我招手,他始终也没真的朝我招手。
我想这是修会人士今天能为世界所作的基本见证:就是今生,从诞生到死亡这段时间的生命并不是全部,人被创造是为了更崇高、更持久的事物,人被造是为有朝一日来到天主面前,同他一起生活,同他在一起。
这封短信既写在罗马,时间应该是主后六十三年左右。
纵观袁神父在洪家楼教堂任职的三年多时间,我们真的不难发现,这所沉寂多年的百年圣殿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2005年3月1日,洪家楼教堂正式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