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们也曾阅读过这类报道:讲述一部汽车翻了,一名弱质纤纤的女子面对这危急的当儿,为了拯救她心爱的人的性命,竟能只手举起一部汽车,甚至其他重型物件。消极的情感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为了减轻年迈双亲的压力,她毅然挑起哥哥家中的重担,竭尽全力拿出全部积蓄为嫂嫂治病,直至嫂嫂生命的最后,她都不惜一切代价拯救亲人的性命。接下来的事一环扣一环,将她一个弱女子紧紧套住。
这些信息告诉她:有一位生命的主,她早在我们认识她之前就已爱了我们,并为我们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她愿意接纳、包容、恩待世界上所有的人,尤其是孤立无援、心灵破碎的人,因为他是怜悯人的主。
基督的复活不仅滚开了封闭墓穴的石块,也意在打破一切障碍,一切束缚我们的无益的悲观主义、令我们远离生命的算计世界,对安全感痴迷的追求,以及危害他人性命的无节制的野心。
从神学和教会学的角度,文致和主教等为为基督信仰、社会正义,为弱小者妇孺牺牲性命,这些“饥渴慕义者”(玛5:6)是用鲜血洗净了自己,已经加入了天上圣者的行列。
从十字架上,能得救赎的恩典,能得超性的性命,能以战胜邪魔,能尝到天上的神味,能获得灵魂的神力,能得良心的快乐,能得德行的成全,能得完美的圣德;各样的恩德,全在十字架上,又全死于十字架上,除非走苦路,天天克制自己
被称为伦理的美德,亦称四枢德,包含智慧、正义、勇敢、节制四样德行,其中以智德为首,那是小心谨慎,分辨是非善恶的德行;义德,是公平的把众人应得的归给他们;有勇德的人,能够为了维护正义的事,甘愿放弃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
“我是善牧,善牧为羊舍掉自己的性命。”(若10:11)他所付出的生命,藉着复活奥迹又重新获得,并且成了羊群生命的源泉和草场。没有任何今世的“善牧”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有耶稣基督。
相信在死亡对面等待他的是耶稣的光明与爱,虽然没有成为现实,但是他的意愿确实伟大的,因为他真正的践行了耶稣的命令:“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
它不仅导致许多人丧失性命,也让人开始怀疑「我们的经济、健康和社会体系」。危机就是转机。教宗指出,我们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