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日子使教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教宗说:“人需要纪念,因为纪念会帮助一个人生活。我经常怀着感激之情返回记忆中的景致,所以,我特别喜欢在脑海中回想那些蒙受祝福的日子”。
比如说,教外人是如何看待信教群众的;教外人眼中的天主教会是怎样的;当领洗后进入教会,老教友及教会给他们的印象又是怎样的;教外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最不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福传方式最容易让人接受……如此等等
教宗说:“从我所看到的一切,我得到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在农场有个加辣女隐修院。这给我产生了一个为今日的世界的象征意义,这个意义就是今日的世界固然在心理和社会方面需要复原,可是在精神上更需要如此”。
(退省期间每日弥撒及每晚公拜圣体的)圣柏诺小堂以前我虽然两次应邀访问过英国,但每次两周左右,印象不深。
同时,澳门整洁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公共秩序、社会的高度文明、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以及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澳门教会也都给神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话中,人们已经对进德的服务理念非常认同,而且很多人表示印象深刻。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当进德志愿者和进德公益驻蓉赈灾办的车子一出现,连灾区高速公路都给予我们进德人免费通行的另外一个原因吧。
1950年3月27日,西昌解放后不久,西昌专员公署进驻永安公院内,钟声就成了城内的作息时间信号,起床及上下班,熄灯都以钟声为号,凡是年老的西昌人都有印象。
当时很多人对中国的印象只停留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尤其文革动乱年代的负面影响严重。
鲍芭德生于一个虔诚敬主、和睦欢乐的家庭,很小她就被父母送到天主教会的学校读书,修女老师给她小小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们亲切、和蔼,充满了爱心,微笑总是挂在脸上。
南方周末:你曾四次访问中国,中国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