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关于基督徒祭祖问题的问卷调查”的结果、留言摘选及分析
2017-04-04

随着历史处境的巨变,尤其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世俗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有的传统仪轨逐渐去宗教化而成为纯粹的习俗,这也使教会能以更广阔的胸襟去接纳它们,或者进一步将其与教会传统结合,赋予其信仰的意义,使之不成为教友信仰的阻碍

特稿:Jerry,大丁,我的朋友!—— 忆丁松筠神父
2017-06-17

同为耶稣会,又同在台湾服务了半个世纪的大丁和小丁哥俩神父。之后,我在马尼拉雅典耀大学读书时,数次遇到了出差菲律宾的丁松筠神父。

英国:教宗访英综合报道(pdf版)
2010-09-30

英国万人抗议教宗访问教宗本笃十六世出访英国这个典型的新教国家期间曾遭遇示威,9月18日,万人在海德公园附近游行抗议。

寄思我亲爱的家人
2022-10-20

不知道什么时候,老爸觉得我爱吃红薯,美国毕业回来的那年他种了300棵红薯,这让多年吃不到“老爸牌”红薯的我不仅在家吃,还带回了修会,又带着“老爸牌”的红薯去了石家庄,那年红薯的味道至今犹在。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九:梦与真幻(下)
2023-03-03

1924年的冬末春初,月光如水,周围一片寂静,就在这个静谧的夜晚,荣格忽然听到了一阵悦耳动听的音乐声,由远而,还伴有欢天喜地的笑声,大呼小叫的嘈杂声音。

特稿:美好生命诚可贵,基督信仰伴我行
2013-10-28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1908-1970)主张,人类的需求基本上可以分五个层面,由低到,依次排列为:1.生理需求—生理机能,

在美国教会服务的中国神父
2013-11-13

耶稣诞生的时刻,天使在空中这样歌唱:天主受享光荣于天,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路2:13)耶稣诞生的主要目的就是带来天主与人、人与天主、人与世界以及人与人等之间的宽恕、接纳与和好。

守护圣殿十八载
2014-12-05

因为他家成分,加上信仰问题,历次运动都是挨整的对象。虽然历尽沧桑坎坷,但一家人对天主从来没有怀疑过。文革后,举家迁到包头。蒙天主特别眷顾,家庭状况大为改观,儿女们都陆续成了家。

百岁母亲的故事
2011-10-24

五十年代我们就读过《灵心小史》、《圣五伤方济各传》、《法蒂玛圣母的警告》、《露德圣母的显现》、《十九世纪的伟人——鲍思》、《爱的呼声》等等,心中留下了许多圣人的榜样,让我们更热心恭敬天主

"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问题与回应 之三
2011-12-27

问(张文西神父):夏芳修女的书中也提到圣经是由东方人来写的,那么我们有没有必要绕到罗马文化,再从罗马文化回到中国文化,绕很大的一个圈,尤其是古希伯来文化与中国文化是非常相近的,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从古希伯来文化来进行本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