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圣高比神父(St.MaximilianKolbe)即使在纳粹集中营的可怕条件下,透过牺牲自己来换取另一囚犯的性命、宽恕刽子手的行为,仍能见证天主爱的力量。
根据《天主教法典》第419条记载:「主教缺位期间,直到教区署理产生,教区之管理归于辅理主教。」另据法典421条1项记载:「参议会在得到主教出缺之信息后,应在八天内推选教区署理,即临时管理教区者。」
在这疫情期间,许多司铎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教宗分享了「第一手」消息,「滋养了」教宗的祈祷。教宗为司铎们转达的「勇敢而慷慨的见证」表示感谢,并渴望借由这封信函来「陪伴、分享并坚定他们的旅程」。
教难期间他家住陕西泾阳农村,清晨四点钟就从家里出发,翻过几道塬,趟过泾水滩去参与弥撒,途中孤身一人,据说那时候人烟稀少,荒野处大白天都有狼虫出没。
教会当局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所以各教区在寒暑假期间密集式地举办各种学习班与体验营。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方豪神父认为法国耶稣会士费赖之神父编著的《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是一部“不朽巨著”,本书详细记述了自1552年至1773年期间,以利玛窦为首的460余位耶稣会士在中国展开的“西学东渐”
这支文艺队伍在修女的扶植和教友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吸收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不但在圣诞节和其他大瞻礼都组织了丰富的文艺活动,春节期间还深入市区、农村演出。
在周三公开接见期间的短暂会晤中,莉迪亚没能跟教宗分享她的经历。但是,她献给了教宗三件具有象征意义的礼物:一条象征囚禁回忆的手帕、一幅象征希望的图画,以及一串象征祈祷的玫瑰念珠。
在罗马的鞭笞石柱数个世纪后,鞭笞石柱或许于1223年由若望・科隆纳(GiovanniColonna)枢机在第五次十字军东征期间从耶路撒冷被带来罗马。科隆纳枢机的姓氏,意思即为石柱。
两地的主教及神父透过忆念可敬者利玛窦神父的传教典范,追溯在中国的教会的根源;周守仁主教与李山主教于交流期间,互相赠送墨宝,上面不约而同地书写「同道偕行」(共议同行),见证两地教会于互勉中,积极实践教宗方济各透过世界主教代表会议所推动的共议同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