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使“教会能用不同的语言献上能表达合一的唯一而真切的祈祷”,这唯一的祈祷就是《罗马礼仪经书》,它是源自大公会议礼仪改革的精神,并由教宗圣保禄六世和若望保禄二世所确定。(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若望”和“保禄”是为了纪念他的两位前任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保禄六世。
教宗方济各10月24日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接见了在罗马读书的修生和司铎。教宗此次接见活动以回答修生和司铎的问题的形式展开。
(梵蒂冈电台消息)十二月十二日上午,圣座新闻室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教宗本笃十六世为二零零七年元旦世界和平日所写的文告。这篇文告的标题是《人,和平的核心》。
庆日的高峰是这些度奉献生活的人于下午6点半在圣伯多禄大殿蒙教宗本笃十六世的接见,在此之前,下午5点半他们在大殿里参加一台感恩祭和祝圣蜡烛及游行礼仪,由圣座修会部部长罗德枢机主持。
教宗本笃十六世和圣座各部会人员继续做他们的四旬期年度退省神功。昨天2月26日已经扼要介绍了主讲退省道理的贾科莫‧比菲(GiacomoBiffi)枢机主教的头三篇默想道理。
就在那似真非假的光景中,我的脑海被各种各样的画面所充斥,尤其是大约两年前围绕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去世和葬礼,以及新教宗本笃十六世的选举和登基而发生在这里的一系列画面,如潮水般席卷而来,使我大有应接不暇的感觉
(教宗本笃十六世《年轻人不要浪费生命,而是要投身到正义和兄弟友爱的社会建设中》)为我们中国基督徒这种德行的经典表述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乃施之于人”。
1965年,雕像换上了新的照明系统,这一新灯光启用仪式由当时的教宗保禄六世主持。1981年10月2日,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主持下,举行了纪念雕像落成50周年的庆祝仪式。
(教宗本笃十六世最近在罗马圣保禄大殿宣布:从2008年6月28日至2009年6月29日为圣保禄年,以纪念这位外邦人的宗徒诞生两千年。为此,特作此文以飨读者。)保禄宗徒是初期教会时代当之无愧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