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姐姐开始望教、慕道、成为了教会中的一员。苟宁华告诉姐姐:以后家里的事交给天主管吧,你管了这些年也没管好。天主教讲的是爱,别再恨姐夫,而应该为他献上祈祷。姐姐也真是这样做的。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达乐修士(后为神父),髫龄慕道,除攻读神哲学外,还穷究语言之学,复寝馈于汉诗。
除了正面墙,其它三面墙的大窗旁都悬挂着教友书画家的精心之作:有小鸡雏奔赴母翼;有小鹿切慕溪水;有耶稣诞生……,这些都是取自《圣经》的典故,但已被完全中国化了。中央整齐地摆放着几排沙发,面向正墙。
商县建了一批新祈祷点,神父和修女常去,几个祈祷点还购了地,准备建堂;西安神哲学院也向附近教外人开放,每年新领洗教友数十名;临潼和西安市区每年新增教友约40余名———办完慕道班后,圣诞节和复活节各有20余名教友领洗
等我们把屋子里彻底打扫干净之后,那位邻居深受感动,后来通过慕道领洗入教了。”
1601年苏如望神父出版了《天主圣教礻勺言》,这是一本为有抱负的慕道者撰写的要理问答和护教著作。
古人仁人君子,多有不羡钱财,不慕富贵者。像孔子的首席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三国时高人管宁,锄地见金,挥锄不顾。
金神父自幼修道,早年就读于献县张家庄慕华中学附属小学。之后入读北平(即北京)耕莘中学,1947年在北平辅仁大学(即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就读两年。
他热心好学,跟公学校长叶慕华神父学会弹琴及唱经后,利用寒暑假期,回到本村组织唱经班,严加训练,使段家务唱经班一时远近闻名,被邀参加东闾的首次朝圣活动,并参加欢迎教宗钦使蔡宁总主教的盛大仪式。
天主的福音传入忻州为时虽早,但前期发展非常缓慢,直至清道光年间才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忻州的传教活动达到鼎盛时期,当时教友人数已发展到两万多名,慕道者近3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