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和育婴堂的孩子1873年,清廷允许天主教教士可以在内地行经传教,当年巴耆贤作为绥远地区的主教来到三韩村,他与人商议在归绥新旧两城修建教堂、开办学校,并设育婴堂。
苏雪林在留学法国期间,受到白朗修女的热情引导,皈依了天主。她在《棘心》里写到:“别了!白朗女士,亲爱的老师!
曾经和一些在农村下会的神父、修女们聊过天,他们多年来和教友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背后真的有他们付出的用言语难以道尽的艰辛……前一段时间,进堂路上又遇见了贾伯伯
你想象不出一个藏民如何走进天主教堂,并且用唱山歌的嗓子吟唱赞美诗;你更想象不出,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藏族司铎、修女。当你用一种文化的眼光来看藏地这一片神圣的雪域高原时,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这个团体有491位神父,215位修生,六所修院,两所大学院校,117位修士,164位修女,还有万千信徒。难道我们可以一味儿排除他们,当他们是边缘一群极端派者的代表,而不寻求与他们修好合一吗?
这位天主的人随时随地准备好接受天主圣神的引导,他为地方社会成立天主教劳工互助社,并在一九零零年创立纳匝肋圣家劳工修女会。圣人的这些创举在今天发生严重经济危机的时代,非常具有启发性。
在他带领下,该中心于八三年在马尼拉南部的帕拉尼亚克市成立,神父在那里担任修院培育导师,并教授神学和灵修课程。他于八九年在罗马宗座慈幼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主修慈幼会灵修精神。
我个人认为,堂区福传首先应该从基督徒内部做起,只有一个温馨、团结和友爱的家园,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教会,使其对堂区有归属感,这样福传就不再是神父、修士、修女们的专利了。
踏进启智学校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影壁上德肋撒修女的一段发人深思的话,“我们常常没有机会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怀着伟大的爱去做小事”。整洁的院落里两棵高大的梧桐树,枝叶繁茂。
儿,匆匆2002年6月26日刘文林神父生前写给母亲的信缅怀因车祸而英年早逝的陕西榆林刘文林神父刘文林(若瑟)神父1966年9月24日出生于陕西省榆林1986~1992年先后在西安修院、西安神哲学院学习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