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将临期第一主日礼仪的福音(路21:25-28,34-36)给我们讲述了宇宙的动荡,以及在人类中的焦虑和害怕。
大英博物馆之中国馆于序言中说: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一直延续、从未间断的伟大文明。
那是个「不顾暴力与歧视规则的地方,以创造出人类归属感的形式,承认、包容、保护并拥抱每一个人」。
一个动作看起来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正好像五饼二鱼在几千人面前,令我们想到人类的无尽的需要,但天主让它成为了行奇迹的材料。最大的奇迹,就是他让他自己临在我们当中,为了世界的救恩临在于我们当中。
人类在身体上逐渐走向衰退是不可抗拒的,但内在的更新则日复一日。一切看似无法化解的事物其实都有一种更重大的命运:天主造了我们是为让我们复活,这并非乌托邦的梦想,而是我们蒙召度圆满生活的自然逻辑。
因此,1994年11月11日,天主教会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与东方亚述教会大公牧首玛·丁克哈四世签署了《共同声明》,支持对玛利亚的共同称呼为“基督之母”或是“我们天主救主基督之母”。
这个应答是天主愿进入人类历史并与人共处的肯定。教会训导:就如玛利亚的“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身上”(路1:38),信德与顺服开启了天主救恩计划的实现。
无论他的宗教知识有多贫乏,如果在他生命中有某一刻能走出这一盲区,突破因宗教知识的匮乏所导致的局限性,走进这绝非虚幻的、广袤无限的境界,他将会透过一种无可比拟的深邃、鲜活、愉悦、伟大以及平安的光照看到地球上人类的局限
我认为,在人类目前所生活的“全球化时代”或“地球村”,世界上的各大宗教都不能不面对一个颇有挑战性的课题,这就是:如何化解文明冲突,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宗教对话,改善宗教关系,重新思考各大宗教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路23:34)基督将宽容的精神因他无限的牺牲和对全人类的爱达到了顶峰,同时宣告了天主对人类的救赎与宽容。耶稣基督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人体会到宽容的真正含义,并为人类立下了宽恕仇人的芳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