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成为了年轻人的一个有爱,有温暖,有共同语言的信仰之家,使年轻人的信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同时透过圣经学习和参与活动,有些人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此团体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非常活跃。
宁波教区老一代的神长教友都知道,1985年胡公晋铎后,52岁的他重新焕发了青春,全身心地开始了在基层堂区慈溪新浦堂服务当地教会及社会人群。
从此,袁修女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青春焕发,全身心地投入到赵庄修会的陶成培育工作之中,开始了她每年半年与当地修女们同吃、同住、同行的全新服务、陪伴生活。
可敬的神父啊,因为您爱天主、爱教会、爱我们,您把青春交托出来、把终生交托出来;而您自己留给我们的只有对主的忠诚、对圣母的热爱、对教会的奉献、对我们的关怀,以及你谦卑良善、慈祥热心、永记誓言、践行使命的善行德表
殊不知,迟到的正义并非正义,因为它赔不起青春,更偿还不了人命!不要以为此事太荒唐,太不靠谱。要知道微细昆虫的行为,常常有人所不可理解的事。东晋的苻坚,博学多才,是当时最杰出的人物。
她的青春也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内心的挣扎。在另一座重要的朝圣地——降生修道院(MonasteriodelaEncarnación),我找到了她生活了27年的地方。
这些为信仰追求而将大好青春奉献出来的修道人,在特殊年代,坚守信仰,面对新时期教会重建,他们既怀希望又持审慎守望的态度。这一现象并非辽宁个案,在沈阳修院之前和之后开学的其他大修院也有类似情况。
我们最应有的朝圣就是走进教堂去朝拜圣体柜里的耶稣,他一直在静静地等待着我们走近他,和他交流,向他倾诉,依恋他,靠望他,主会抚平我们的伤痛,消除我们的骄躁,赐给我们智慧,照顾我们的生活,降福我们的亲人,也会欣赏我们信仰的成长和生命中经历的风采
一个外国传教士把他们毕生青春和全部的生命都奉献给中国教会,我们作为一个中国本土的神父在完成学业之后,有什么理由不愿意回到自己的祖国教会,在那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年华呢?
这样的青春看似富足,但其实很可悲。圣若望在给青年们写信的时候,说到:你们是强壮的,天主的话存留在你们内,你们也得胜了那恶者(若一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