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说:“事实上,天主的救恩计划也藉着人身体上的衰竭、不生育和软弱无能的贫乏得以实现。选民由不生育的撒辣和已近百岁的亚巴郎诞生(参:罗四18-20)。依撒伯尔和年迈的匝加利亚也生出了洗者若翰。
这个食粮为我们来说更是必需的,因为它能饱足我们对希望、真理和救恩的饥饿,我们众人感到这种饥饿不是在我们的胃里,而是在我们心中。感恩圣祭为我们众人是必需的。
(同上,30-31)教宗解释道,「这始终令我们倍感惊讶:普世的救恩集中在唯一一位的身上!是的,因为在基督内住有整个圆满的天主性,即祂的圣爱」(参阅:哥二9)。接著是耶稣的第二个面向:「照耀万民的光」。
因此,人类极需要汲取基督带来的救恩。上主的所有门徒都蒙召培养福传的喜乐。教宗指出,可是在许多地区都缺乏圣召。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在信仰团体中缺乏具有感染力的使徒热情。
福传员的使命就是在天主圣神的引导下,宣传福音,广传圣教,让更多的人认识天主,让更多的人得到救恩。
就是说,只有我们首先承认自己需要被拯救,并确信他能救赎我们,如此才能获得基督的救恩。主耶稣切愿人们认识到被救赎也是天主白白赏赐的恩典。因为他来到世上的目的是“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们的罪恶中拯救出来。”
上主,我们将何以为报,我们要举起救恩的杯,我们要呼号上主的名,在众百姓前,一生一世住在上主的圣殿。(咏116)这确实是一个感恩的日子,也是见证四位新铎勇于承担神圣使命与职责的日子。
接着,高神父讲起了天主十诫中的第七诫“毋偷盗”,神父说,我们看天主十诫的时候,好像看到的都是禁止我们做什么,但是深究其义,竟有“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触动,天主制定的每一条诫命,皆包含着来自天主的救恩
发愿後两天,1897年4月15日圣周四,尚未年满23岁的巴尔巴里奇蒙主恩召,去世时他手持十字架,口中喃喃念着耶稣的名字。
四川修院办公室主任肖恩慧博士 1、礼仪是公众的活动,为了公众的益处人作为关系的存在,礼仪是表达团体意义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