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玉簪花飘落之地无论何处都会留下洁白的馨香,当晚,安老汉就做了这样一个梦。
1717年,陕西城固县刘嘉录氏,在意大利那玻利城圣家学院毕业并晋铎品,回国前谒见教宗,恳求给中国这片辽阔的牧场一座朝圣之地,幸获恩准。
利用深山的幽静作为四川教会神职人员和教友学习、避静之地,回归自然、净化心灵,使领报修院成为瞻仰、朝圣、参观旅行的圣地。
七天朝圣之旅,从登上约旦内波山开始,怀着三千两百五十年前梅瑟从那里眺望巴勒斯坦延绵的丘陵河谷的心情,冀望这是一块天主所赐的真正福地,是流奶流蜜的富饶之地。
18世纪初,一位从意大利留学归来的神父在回国前恳请教宗赐予中国一座朝圣之地并获得恩准。
念玫瑰经已成为我的习惯,尤其是在避静的时候,献上一分玫瑰经,感觉自己离圣母这么近,一如从流徙之地回到母亲身边的那种温暖的感觉。在神学院更可随处诵念玫瑰经了。
“先祖们的天主不断地开辟新的道路:一如祂曾把荒漠变成一条通往应许之地的路那样,现在祂想要带我们从怨恨和冷漠的干涸荒漠前往众所盼望的共融家园。
站在数百年前圣方济各的神圣之地,教宗吁请众人恳求天主「聆听我们的呼声,速来救援我们」,因为「穷人所遭受的排斥首先发生在灵性层面」。教宗赞许众多青年慷慨地花时间帮助穷人,带给他们食物和热饮。
隐修士或隐修女需要在“被撒种之地”成长,并放弃找寻一个“更理想”的团体和地方去度自己的修道生活。隐修生活帮助他们去拥抱这种生活,并避免他们堕进脱离修院生活苛刻规律的诱惑。
为了听天国的道理,他们成群结队奔向这荒凉之地。当他们看到上岸的耶稣和宗徒们之后,欢声四起,奔涌而来。耶稣看着这如同无牧之羊的群众,“对他们动了怜悯的心,治好了他们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