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用毕生的精力在行动中去回报基督对我们的爱,尽量去关怀、去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就像我母亲所说的:“做人就要做个有价值的人。”不求回报,做一个基督徒该做的事。作者和修女在宁海范家村看望94岁的范婆婆
每一次的分享要求有当下的团体行动,即如何将福音的启迪和训诲落实在一个具体的行动上,看大家在当下的生活场景中具体可以为其他的弟兄姊妹做哪些爱德的善功,要有具体的行动来传递福音的信息。
刚来的青年还会不习惯,东张西望,急切地等待这段时间赶快过去,而来两天以上的人,都会非常珍惜这段静默的十分钟,或是看着圣像,或是闭目沉思。
所以,透过梳理教宗方济各的经历,我们试图管窥他可能将要进行的教会学理解及行动。一、穷人优先一个外藉移民的后代,足以让JorgeMarioBergoglio(1936-)体会到如何白手起家的艰辛。
我忽然觉得,这样理解和孝敬先人的方式有点糊涂和可怜,清明祭祖行动前,得先弄明白一些前提。我利用周末,清理了中国提及古代孝道的典籍内容,有一些发现。
所以,我必须去除自己的私心杂念,克服困难,在耶稣的帮助和圣神的指导下,慢慢回忆补记,坚持写下来,用行动承行主旨,用行动感恩。
团结是从社区的角度思考和行动,优先考虑所有人的生活而不是某些人侵占商品。但它也在与贫困、不平等、失业和剥夺权利的结构性原因作斗争;是面对金钱帝国的破坏性影响并照顾我们共同的家园(FT116)。
原来教会本身既是属人的又是属神的,是有形兼无形,表现于行动,潜心于默祷,行动是现世的,目标是来世的(礼仪2-7)。它具有高度的神圣性和超性性,不可与俗世间的任何礼节或演艺行为同日而语。
这是一个极适时的神圣举措,是圣神光照指引下的行动。教宗的《信德之门》手谕,语重心长地为我们指明了:信仰的危机侵袭了许多人。这是一个时代的征兆。
“这个宣讲、这个信德,是教会由宗徒们手中所接受的;尽管教会分布在全世界,但还是小心保持好像住在一个家庭中,全体一致的行动;好像只有一个心、一个灵魂……语言在世界各地确实不同,但是传统的力量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