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讲道中邀请人们默观罗马大公教会的大圣人,指出:“我们的这两位主保圣人,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持有不同的见解,时而以福音的坦诚彼此辩论,甚至冲突。
按自己的独特方式实践了效法基督拯救贫苦的誓愿,以下就是卡罗·加勒度以第一人称所著的《我,方济各》一书中的片段:我脱掉自己的衣服(当然是我父亲给我的),把它掷在父亲脚下说:从现在起,我再也不是宾纳度的伯多禄的儿子方济各
(接上期)神枯正好与神慰相反,依纳爵总结为,“灵魂的晦暗、内心的骚扰;对卑污世物的趋向;各种煽动和诱惑惹起的不宁;引人失去信心、没有希望、没有爱情;觉得整个灵魂慵懒、冷漠、愁苦,像是离弃了他的造主真主一般
教宗方济各生活简朴,选择住在圣玛尔大之家,不乘坐豪车出行。这些都在强调他对穷人的偏爱,见证了他在就职大典中所说的真正的权利是服务。
人的尽头神的开始病房里一位慈祥的母亲半倒在地跪抱着自己的女儿,女儿满腔怒火地朝着妈妈大吼着“放开我,放开我,我要去考试,我要上大学,不要阻止我的前途,我的梦想,”女儿拼命的往外走着……没走几步女儿就重重地摔倒在病房里
我们不是生活在耶稣的时代,不可能像耶稣召叫玛窦或别的门徒一样,听到耶稣清楚明白地说“来,跟随我!”。事实上,天主更透过各种间接的方式来召选人。
玛窦福音记载,在伯多禄以宗徒之长身份,公开宣认耶稣为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之后,耶稣便立伯多禄为教会的元首,并交付自己的权柄:你是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门决不能战胜她。
在祈祷中,教宗省思了《路加福音》福音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参阅:路十25-37)。教宗指出:“今天有多少弟兄姊妹的处境与比喻中的旅行者一样呢?好多啊!有多少人在路上被抢劫、被剥光、被殴打?
改变自己是件很辛苦的事,经过了一段相当痛苦的日子,靠着天主的话的大能,她真的改变了。她自己感觉到了这种改变,别人也看到了她的这种改变,于是她也带动了别人改变,尤其是她的丈夫及孩子的改变。
入会后才意识到主就在我身边,当我走到生命的谷底,迷惘无助无力时,天主伸出了慈爱怜悯的双手,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而且选择了我到他的圣心内,不断用他那活水泉浇灌我、滋养我,让我被他无私的大爱所融化。